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 条
[1] 文银萍. 基于文献的偏头痛PRO量表比较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 .
[2] 李绮文. 基于慢性肾脏病4期患者报告临床结局量表的初步构建[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 .
[3] 刘妮妮. 不同频率电针治疗盆底失弛缓型便秘的临床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 .
[4] 黄娇. 中风病证候相关健康损失量表的编制及初步考评[D]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3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李君. 古代中医疗效评价的文献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9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1 条
[1] 梁茂新,洪治平. 中医症状量化的方法初探——附虚证30症的量化法[J]中国医药学报, 1994,(03) .
[2] 何庆勇,王阶,张允岭,王师菡,杨戈. 基于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评价量表的条目筛选方法[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1,(01) .
[3] 倪量,李峰. 生存质量测评在中医药疗效评价中的应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02) .
[4] 郑伟琴,张大景. 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诊治进展[J]结直肠肛门外科, 2009,(02) .
[5] 张小军. 便秘从痰论治体会[J]甘肃中医, 2002,(06) .
[6] 聂玉强,李瑜元. 罗马Ⅱ功能性胃肠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2001,(04) .
[7] 徐三荣. 心理社会因素与慢性便秘关系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 2003,(02) .
[8] 余学庆,李建生.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现状与思考[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8,(01) .
[9] 郭慧,孙建华. 慢传输型便秘发病机理的研究[J]中医学报, 2010,(02) .
[10] 刘建平. 循证医学与中医药现代化[J]华西医学, 2002,(03) .
[11] 丁忠娟. 肠易激综合征120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 2010,(07) .
[12] 王征宇. 症状自评量表(SCL-90)[J]上海精神医学, 1984,(02) .
[13] 姜小帆,邵明义. 生存质量量表在中医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探析[J]江苏中医药, 2008,(11) .
[14] 曹克刚,李焕芹. 具有中医内涵的偏头痛疗效评价指标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 2007,(07) .
[15] 叶飞,王巧民. 慢性便秘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0,(06) .
[16] 郭新峰,赖世隆,梁伟雄. 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中结局指标的选择与应用[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2,(04) .
[17] 吴大嵘,郭新峰,赖世隆. 生存质量评测及其在中医药疗效评价中的应用[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2,(04) .
[18] 李萍,刘关键. 循证检验与诊断[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2003,(03) .
[19] 田建辉,王琳,施志明,刘苓霜. 论生存质量与中医疗效评价[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2,(04) .
[20] 梁茂新,王雪峰. 中医疗效评价指标和方法研究需要解决的认识问题[J]世界科学技术, 2006,(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