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 条
[1] 王广福. 基于多中心理论的公共危机治理研究[D]湖南大学, 2008 .
[2] 赵欢. 多中心理论视角下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主体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12 .
[3] 阳卫国. 我国钢铁企业环境治理模式研究[D]南华大学, 2013 .
[4] 王婷. 多中心理论视角下的济南市城区水环境治理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 2014 .
[5] 侯永刚. 环保NGO在环境公益诉讼中原告资格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14 .
[6] 高霞. 多中心理论视角下我国农村社区治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4 .
[7] 孟醒. 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模式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 2014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赵康杰. 资源型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 2012 .
[2] 张俊哲. 农村环境治理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 2012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6 条
[1] 李勇. 论环境治理体系[J]安徽农业科学, 2007,(18) .
[2] 宣琳琳. 论区域森林资源多中心管理有效实施研究[J]商业研究, 2008,(09) .
[3] 段欢欢,魏慧贤. 论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及其构建[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09,(01) .
[4] 姜爱林,钟京涛,张志辉. 城市环境治理模式若干问题[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8) .
[5] 彭光灿,戚海茹. “复杂人”假设审思:一种马克思主义的视角[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 .
[6] 张元友,叶军. 我国环境保护多中心政府管制结构的构建[J]重庆社会科学, 2006,(08) .
[7] 肖巍,钱箭星. 环境治理中的政府行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3) .
[8] 曾正滋. 环境公共治理模式下的“参与—回应”型行政体制[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09,(05) .
[9] 韩锋. 公共物品多中心合作供给机制的构建——基于公共选择的视角[J]甘肃理论学刊, 2009,(03) .
[10] 张谦元. 农村环境治理与法制协调[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 1993,(01) .
[11] 罗震东,朱查松. 解读多中心:形态、功能与治理[J]国际城市规划, 2008,(01) .
[12] 王芳. 结构转向:环境治理中的制度困境与体制创新[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 .
[13] 王津,陈南,姚泊,刘娟. 环境NGO——中国环保领域的崛起力量[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
[14] 何秀芝,李朝旗. 我国环境治理政策的制度缺陷及其纠正——以“太湖蓝藻暴发事件”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3) .
[15] 曹明德. 从“环保风暴”看环境法治存在的问题[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5,(04) .
[16] 朱留财. 现代环境治理:圆明园整治的环境启示[J]环境保护, 2005,(05) .
[17] 肖晓春,段丽. 论民间环保组织的环境利益冲突协调功能[J]环境保护, 2008,(02) .
[18] 胡小军,丁文广,雷青. 环境管理中的公平问题探析[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07,(04) .
[19] 张密生. 论环境NGO与政府的协作关系[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08,(01) .
[20] 于晓婷,邱继洲. 论政府环境治理的无效与对策[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