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 条
[1] 李雅娟. 固—固相变储能物质—(C_nH_(2n+1)NH_3)_2MX_4及其二元体系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03 .
[2] 崔勇. 提高有机相变贮能材料导热系数的应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 2004 .
[3] 王亮亮. 高导热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 2004 .
[4] 邹光龙. 微胶囊型聚脲包覆石蜡储热材料[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2004 .
[5] 李俊升. 溶胶—凝胶法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在纺织品上的应用[D]天津工业大学, 2006 .
[6] 徐鹏. 建筑节能相变材料蓄能效果的计算机模拟[D]武汉理工大学, 2007 .
[7] 蔡熠. 聚苯乙烯/石墨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 2007 .
[8] 金磊. 十八烷酸相变微胶囊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09 .
[9] 丁文赢. 新型聚合物基定形相变蓄热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D]北京化工大学, 2009 .
[10] 李得伦. 石蜡相变材料的传热与控温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2012 .
[11] 刘海枝. 相变材料在北方猪舍低温热水地板中应用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 2014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1] 郁文红. 建筑节能的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 2004 .
[2] 史非. 常压干燥制备SiO_2气凝胶及其结构、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07 .
[3] 周文英. 高导热绝缘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 2007 .
[4] 孔祥飞. 相变蓄冷建筑围护结构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 2013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0 条
[1] 吴会军,朱冬生,李军,王春华,程军. 蓄热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 2005,(08) .
[2] 王立久,孟多. 有机相变材料的建筑节能应用和研究[J]材料导报, 2009,(01) .
[3] 田胜力,张东,肖德炎,向阳. 脂肪酸相变储能材料热循环行为的试验研究[J]材料开发与应用, 2006,(01) .
[4] 艾明星,曹力强,郭向勇,赵霄龙. 相变蓄能建筑材料的节能评价研究[J]建筑节能, 2008,(04) .
[5] 陈云深,陈凯,沈斌君,姜帆,杨睿,张寅平. 交联定形相变储能材料的研制[J]复合材料学报, 2006,(03) .
[6] 张翀,陈中华,张正国.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1,(05) .
[7] 李侃社,王琪. 聚合物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研究[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2,(04) .
[8] 毛华军,晏华,谢家庆. 微胶囊相变材料研究进展[J]功能材料, 2006,(07) .
[9] 杨玉山,董发勤,甘四洋. 相变储能混凝土的研究[J]功能材料, 2007,(02) .
[10] 王维龙,康慧英,杨晓西,方玉堂,丁静. 聚乙二醇/二氧化硅复合相变蓄热材料的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 2007,(10) .
[11] 张东,康韡,李凯莉. 复合相变材料研究进展[J]功能材料, 2007,(12) .
[12] 杨海龙,倪文,陈德平,封金鹏,张世利,刘凤梅. 水玻璃制备纳米孔SiO_2气凝胶块体材料的研究[J]功能材料, 2008,(09) .
[13] 缪春燕,褚晓东,姚有为,唐国翌,翁端. 复合固液相变储能微球的制备[J]功能材料, 2008,(10) .
[14] 谭海军,潘春跃,于典,甘世宇,郝远强. PNIPAm凝胶为载体的复合相变蓄热材料的制备和性能[J]功能材料, 2008,(12) .
[15] 蹇守卫,马保国,金磊,穆松,张琴. SiO_2/十八烷酸相变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J]功能材料, 2008,(12) .
[16] 崔海亭,袁修干,侯欣宾. 蓄热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J]化工进展, 2002,(01) .
[17] 李建立,薛平,丁文赢,韩晋民,孙国林. 定形相变材料研究现状[J]化工进展, 2007,(10) .
[18] 王维龙,杨晓西,方玉堂,丁静,杨建平. 聚乙二醇/二氧化硅定形相变材料的制备[J]化工学报, 2007,(10) .
[19] 邹光龙. 溶胶-凝胶法制备SiO_2/脂肪酸复合相变材料[J]化工新型材料, 2009,(06) .
[20] 刘硕,张东. 纳米胶囊相变材料研究进展[J]化学通报, 200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