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1 条
[1] | 王毅,郭高,赵仁渠,孙永玲. 菜籽油脂肪酸成份及其芥酸研究的起因和现状[J]安徽农业科学, 1986,(03)
.
|
[2] | 周国利,金海国. 脂肪酸合成酶基因(FASN)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8,(09)
.
|
[3] | 常致成. 芥酸及其衍生产品的开发应用[J]日用化学工业, 2000,(06)
.
|
[4] | 肖龙,罗鹏. 诸葛菜的研究现状与开发前景[J]西北植物学报, 1994,(03)
.
|
[5] | 马慧敏,刘昌奇. 脂肪酸合成酶(FAS)基因的研究进展以及日粮成分对其表达的调控[J]饲料工业, 2007,(22)
.
|
[6] | 郑军荣,洪葵,周鹏. 细菌聚羟基脂肪酸酯转基因植物研究进展[J]分子植物育种, 2003,(01)
.
|
[7] | 陶贵祥,陈静,杨晓. 贵州油菜基因库的创建[J]贵州农业科学, 1999,(05)
.
|
[8] | 刘定富,刘后利. 甘蓝型油菜芥酸基因的等位性和同一性分析[J]湖北农学院学报, 1992,(02)
.
|
[9] | 赵福永,曾宇明,田志宏. 湘油15号芥酸合成酶基因fae1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 2007,(06)
.
|
[10] | 官春云
,王国槐. 油菜品质育种的研究——Ⅱ.湘油5号油菜芥酸含量的基因分析[J]湖南农学院学报, 1986,(01)
.
|
[11] | 吴关庭,郎春秀,陈锦清. 工业用高芥酸油菜育种与应用[J]核农学报, 2007,(04)
.
|
[12] | 邓定辉. 高、低芥酸菜籽油的开发利用[J]农牧产品开发, 1997,(05)
.
|
[13] | 李柱刚,崔崇士,曹鸣庆,马荣才. 芸薹属作物脂肪酸链延长酶基因(FAE1)拷贝数和序列变异分析[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6,(06)
.
|
[14] | 张立实,王瑞淑. 菜籽油芥酸含量对小鼠生殖功能的影响[J]四川生理科学动态, 1987,(01)
.
|
[15] | 罗杰,谭兰兰,岳丽丽. 芥酸酰胺的催化合成[J]四川化工与腐蚀控制, 2001,(06)
.
|
[16] | 孟冬梅,王继文,李亚峰. 营养因子对脂肪酸合成酶基因表达的影响[J]饲料博览, 2004,(03)
.
|
[17] | 张羽航,鲍时翔,王延平,郑学勤,姚汝华. 脂肪酸脱饱和的应用进展[J]生物工程进展, 2001,(02)
.
|
[18] | 黄冰艳,吉万全,郭蔼光,Sadequr R,李忠宜. 转录后基因沉默(PTGS)及其在作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5,(05)
.
|
[19] | 曹艳红,章镇,姚泉洪,彭日荷,熊爱生,李贤. 苹果多酚氧化酶双链RNA干扰(RNAi)研究[J]实验生物学报, 2004,(06)
.
|
[20] | 王幼平. 高芥酸油料植物资源的研究[J]生物学通报, 1997,(1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