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 条
[1] 王晓红. CH_4-CO_2低温转化合成含氧有机物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 2002 .
[2] 刘桂英. “短接触”和水蒸气存在下的煤层CH_4和CO_2两步反应直接合成乙酸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 2004 .
[3] 汪成建. TiO_2晶型控制及复合光催化剂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 2003 .
[4] 张韶红. 载体酸性对Cu-Co基催化剂低温活化转化CH_4的影响[D]太原理工大学, 2005 .
[5] 石立杰. 纳米TiO_2晶型控制合成及负载型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表征[D]北京化工大学, 2006 .
[6] 贾伟. AlN基稀磁半导体的第一性原理计算[D]太原理工大学, 2007 .
[7] 吕存琴. 过渡金属席夫碱配合物的催化性能的量子化学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 2007 .
[8] 郑天龙. 若干重要化学反应机理和溶剂效应的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 2008 .
[9] 李俊芳. 以拟薄水铝石为铝源完全液相制备浆态床合成二甲醚催化剂[D]太原理工大学, 2008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1] 贾美林. 甲烷空气部分氧化/二甲醚合成集成工艺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2002 .
[2] 黄伟. CH_4-CO_2两步反应直接合成乙酸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 2003 .
[3] 吴勇. 若干重要化学反应机理和溶剂效应的理论研究[D]四川大学, 2006 .
[4] 迟美. 第一性原理对富勒烯和氮化物的模拟计算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 2008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5 条
[1] 王海涛,吕磊,潘宝荣,杜强国,李玉泉. 热处理对聚碳酸酯环境应力开裂性能的影响[J]工程塑料应用, 2003,(12) .
[2] 许峥,张鎏,张继炎,张军社. 超细镍基催化剂上CH_4-CO_2重整反应的性能Ⅰ.制备方法对催化剂结构和还原性能的影响[J]催化学报, 2000,(03) .
[3] 黄伟,王晓红,王建平,阴丽华,谢克昌. CH_4-CO_2两步反应直接转化合成含氧化合物的研究[J]催化学报, 2001,(04) .
[4] 辛秀兰,谢文华,舒兴田,闵恩泽. 制备方法对H_2SO_4固体酸结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J]催化学报, 2005,(02) .
[5] 李志红,黄伟,左志军,宋雅君,谢克昌. 用XPS研究不同方法制备的CuZnAl一步法二甲醚合成催化剂[J]催化学报, 2009,(02) .
[6] 陈琦丽,唐超群. 过渡金属掺杂金红石相TiO_2能带结构的第一性原理计算[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06,(04) .
[7] 郑茂盛,赵更申,周根树. 颗粒尺度对纳米材料相变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1996,(01) .
[8] 关晓宇,贾晓秋. 不同前驱体溶液制备BiFeO_3薄膜的晶体结构及电学性质研究[J]低温物理学报, 2009,(02) .
[9] 张富春,邓周虎,阎军锋,允江妮,张志勇. Ga Al In掺杂ZnO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计算[J]电子元件与材料, 2005,(08) .
[10] 张静. 前驱体及溶剂对Sol-Gel法制备TiO_2相变的影响[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09,(02) .
[11] 贾美林,李文钊,徐恒泳,葛庆杰,侯守福,肖海成,迟克彬,郭继宁,李影辉,孔繁华. 含氮合成气直接制二甲醚的Cu基催化剂研究[J]分子催化, 2002,(01) .
[12] 孟纪文,李钢,王祥生,郭新闻,刘学武. 溶剂对丙烯环氧化反应活性的影响[J]分子催化, 2003,(02) .
[13] 李成,赵水侠,赵庆鲁,王来来. 钯催化的酰胺羰化反应研究—溶剂的影响[J]分子催化, 2008,(02) .
[14] 孙琦,张玉龙,马艳,邓景发. CO_2/H_2和(CO/CO_2)+H_2低压合成甲醇催化过程的本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7,(07) .
[15] 杨少凤,赵纯,宋利珠,赵敬哲,王子忱,徐慧芳,李伯符. 异相晶核法液相合成金红石型TiO_2纳米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1,(06) .
[16] 樊金串,吴慧,黄伟,谢克昌. 表面活性剂对完全液相法制Cu-Zn-Al浆状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8,(05) .
[17] 宋锐,杨德彬,谢巧丽,何领好,刘宝菲. 热处理对聚偏氟乙烯-酰胺类溶剂所制薄膜结晶行为的影响[J]高分子学报, 2007,(02) .
[18] 尹荔松,周歧发,唐新桂,林光明,张进修. 纳米TiO_2粉晶的XRD研究[J]功能材料, 1999,(05) .
[19] 梁建,董海亮,赵君芙,黄平,马淑芳. 不同醇对溶剂热法制备氧化亚铜形貌的影响[J]功能材料, 2010,(S1) .
[20] 刘玲玲,王桂良,张力,常国华,张国富. 甲醛和氟代甲醛在不同溶剂中溶剂化效应的理论计算[J]甘肃科学学报, 2009,(02)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吴慧,樊金串,黄伟,谢克昌. 聚乙二醇对合成二甲醚浆状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