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郭西全. 基于多片湿式离合器的商用车起步过程的仿真研究[D]吉林大学, 2014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 条
[1] 杨志刚. 汽车自动变速系统智能控制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 2003 .
[2] 黄建明. 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控制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 2004 .
[3] 陈宁. 工程车辆节能换挡规律智能控制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 2005 .
[4] 周美兰. 轿车无级变速器综合模糊控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6 .
[5] 毕乾坤. 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电控系统及控制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 2007 .
[6] 尹建川.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及其在船舶运动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 2007 .
[7] 胡宏伟. 湿式自动离合器接合过程特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 2008 .
[8] 吕济明.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坡道起步控制仿真研究[D]吉林大学, 2008 .
[9] 周凯. 基于惯量模拟的汽车ABS动态性能台架测试技术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2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2 条
[1] 高吕和,阎虎生. 我国自动变速器的发展与现状分析[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3) .
[2] 席军强,陈慧岩,丁华荣. 自动机械传动系统起步过程中离合器的自适应控制策略研究[J]兵工学报, 2004,(06) .
[3] 闫清东,魏巍,彭靖. 液力变矩器的宽度比敏感性数值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6,(05) .
[4] 杨志刚,曹长修,黄建明. 智能控制技术在汽车AMT中的应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2,(04) .
[5] 傅平,郭吉丰,丁敬,周广睿,沈润杰. 基于神经元自适应PID的超声波电机速度位置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 2007,(02) .
[6] 周美兰,谢先平,王旭东,马怀俭. 汽车湿式离合器模糊控制策略研究及仿真[J]电机与控制学报, 2005,(05) .
[7] 徐绍辉,徐正国,金能强,史黎明. 电磁永磁混合悬浮系统的神经元PID控制[J]电力电子技术, 2006,(04) .
[8] 于海燕,张凤玲.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电力负荷短期预测[J]电网技术, 2007,(03) .
[9] 项昌乐,肖荣,阎清东,李吉元. 牵引-制动型液力变矩器流场分析[J]工程机械, 2005,(05) .
[10] 黄康,曾亿山. 汽车自动变速技术的发展现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12) .
[11] 田华,葛安林,马文星,张作礼. 液力变矩器流场损失的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4,(04) .
[12] 周有强,崔学良,董志峰. 机械无级变速器发展概述[J]机械传动, 2005,(01) .
[13] 沈世恩. 磁粉离合器的特点和应用[J]机械设计, 1984,(03) .
[14] 雷雨龙,李永军,葛安林,牛铭奎. 机械式自动变速器起步过程控制[J]机械工程学报, 2000,(05) .
[15] 葛安林,高炳钊,金辉. AMT离合器结合速度的精确控制[J]机械工程学报, 2000,(10) .
[16] 闫国军,董泳,张辉,陆肇达. 液力变矩器及其控制系统动特性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 2002,(02) .
[17] 孙冬野,秦大同. 汽车离合器局部恒转速起步自动控制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 2003,(11) .
[18] 张俊智,王丽芳,葛安林. 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控制规律的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 1999,(03) .
[19] 杨强大,王福利,常玉清. 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菌体浓度软测量[J]控制与决策, 2008,(08) .
[20] 叶健,葛临东,吴月娴. 一种优化的RBF神经网络在调制识别中的应用[J]自动化学报, 2007,(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