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 条
[1] 刘琳. 四川野生假俭草的抗寒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04 .
[2] 陈旭微. 低温胁迫对绿豆和蚕豆下胚轴及子叶抗寒生理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 2004 .
[3] 李鹏. 施肥、火烧及光温因子对结缕草种子产量和质量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 2005 .
[4] 盖玥. 冬油菜越冬前生理指标变化及其与品种抗寒性关系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05 .
[5] 左宝峰. 自然降温过程中雪松抗寒性及其适应性的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 2005 .
[6] 刘虹. 波兰小麦(Triticum poloicu L.)种子贮藏蛋白遗传多样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05 .
[7] 崔英. 三种三叶草的耐盐性和抗寒性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6 .
[8] 房震. 冬前刈割和春季施肥对菊苣种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扬州大学, 2006 .
[9] 杜宝红. 扁蓿豆根颈形态解剖特征和物质积累规律与抗寒性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7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 条
[1] 贺春燕. 施肥对枸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效应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09 .
[2] 贺晓. 冰草和老芒麦种子生产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4 .
[3] 严学兵. 披碱草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5 .
[4] 王赞. 柠条锦鸡儿遗传多样性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5 .
[5] 逯晓萍. 高丹草遗传图谱构建及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定位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5 .
[6] 肖海峻. 鹅观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 .
[7] 陈立波. 刈割时间和施肥对紫花苜蓿抗寒性影响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8 .
[8] 李小雷. 几种披碱草种间杂种F_1遗传特性及冰草分子图谱构建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8 .
[9] 雷雪峰. 北美驼绒藜不同世代群体遗传变异规律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8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8 条
[1] 杨继涛,陈先江,杨培志. 多功能水对串叶松香草种子萌发试验简报[J]安徽农业科学, 2008,(26) .
[2] 王淑杰,王家民,李亚东,王春梅. 可溶性全蛋白、可溶性糖含量与葡萄抗寒性关系的研究[J]北方园艺, 1996,(02) .
[3] 谭兴和,甘霖,秦丹,李罗明,李清明,郭时印. 串叶松香草营养成分及其营养价值分析[J]保鲜与加工, 2003,(02) .
[4] 谭兴和,甘霖,秦丹,李罗明,张继红,郭时印. 混浊型串叶松香草饮料稳定性研究[J]保鲜与加工, 2005,(02) .
[5] 孙启忠,桂荣,韩建国. 赤峰地区敖汉苜蓿冻害及其防御技术[J]草地学报, 2001,(01) .
[6] 孟林,张国芳,高洪文. 氮磷钾施肥量对饲用菊苣生产性能的影响[J]草地学报, 2003,(04) .
[7] 乔安海,韩建国,巩爱岐,李伟,王贇文,秦歌菊,郭树栋,吴精明,赵殿智. 氮肥对垂穗披碱草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J]草地学报, 2006,(01) .
[8] 彭伟秀,杨建民,张芹,孟庆瑞,张林平. 几个仁用杏品种枝条组织结构与抗寒性关系的初步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2,(01) .
[9] 杜文华,田新会,曹致中. 施磷、钾肥及微肥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影响的研究进展[J]草原与草坪, 2006,(06) .
[10] 宋芸,乔永刚,赵龙波. 串叶松香草染色体核型分析[J]草原与草坪, 2009,(05) .
[11] 梁应林,邓蓉. 育苗移栽和直播对串叶松香草早期生长的影响[J]草与畜杂志, 1997,(03) .
[12] 骆颖颖,梁月荣. 茶树抗寒性的间接鉴定[J]茶叶科学技术, 1998,(03) .
[13] 赵俊权,李淑安. 氮磷钾对非洲狗尾草及纳罗克种子产量和干物质的影响[J]草业科学, 1991,(02) .
[14] 兰剑,邵生荣,姚爱兴. 草坪型多年生黑麦草种子生产性能的研究[J]草业科学, 1999,(05) .
[15] 余高镜,应朝阳,黄毅斌,柯碧南,庄重光,翁伯奇. 2个多年生花生品种低温胁迫下活性氧代谢特性研究[J]草业科学, 2006,(04) .
[16] 蒋细旺,张启翔. AFLP分子标记技术在观赏植物中的应用[J]草业科学, 2006,(06) .
[17] 田良才,卢崇恩. 串叶松香草育种的重大突破——光滑串叶松香草品种选育成功[J]草业科学, 2007,(12) .
[18] 贾恒义,彭祥林,雍绍萍,穆兴民,程积民. 沙打旺、苜蓿对氮磷钾的效应[J]草业科学, 1994,(05) .
[19] 魏秀华,周永红,杨瑞武,丁春邦,张利,张海琴. 鹅观草属三个物种及其居群间核型变异研究[J]草业学报, 2005,(02) .
[20] 孙振雷,刘海学,李景欣. 赖草联会消失突变体的细胞遗传学研究[J]草业学报, 1994,(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