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 条
[1] 赵银庆. 基于虚拟激励的车体结构随机疲劳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10 .
[2] 郭二生. 空气悬架大客车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仿真与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 2005 .
[3] 石洪峰. 时域内平衡悬架牵引车行驶平顺性建模仿真及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 2005 .
[4] 葛健全. 减振支架结构动力响应的灵敏度分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4 .
[5] 沈林. 基于小波方法的线性时变系统参数识别[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6 .
[6] 沈铁军. 时域内双轴载重汽车行驶平顺性建模仿真与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 2006 .
[7] 曹群豪. 军用客车车身骨架结构随机振动特性与疲劳强度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 2007 .
[8] 孙维. 基于虚拟激励法的车辆平顺性分析及优化[D]大连理工大学, 2010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 条
[1] 霍学晋. 异型拱桥的非线性受力行为研究及动力特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 2011 .
[2] 王其东. 基于多体理论的汽车悬架系统分析、设计与控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 2002 .
[3] 孙建民. 车辆主动悬架系统控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3 .
[4] 杨波. 计及车架弹性的多轴重型越野车整车动态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4 .
[5] 晋智斌. 车—线—桥耦合系统及车—桥随机振动[D]西南交通大学, 2007 .
[6] 张淼. 结构动力响应分析的多重网格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 2008 .
[7] 蔡坤. 基于骨重建理论的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方法[D]大连理工大学, 2008 .
[8] 吕峰. 车辆与结构相互作用随机动力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 2008 .
[9] 秦玉英. 汽车行驶平顺性建模与仿真的新方法研究及应用[D]吉林大学, 2009 .
[10] 孙广臣. 桥隧相连工程多源损伤力学行为与控制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 2013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9 条
[1] 吴利辉,陈昌明. 基于随机振动方法的白车身疲劳寿命研究[J]北京汽车, 2007,(05) .
[2] 黄晓明,邓学钧. 移动荷载作用下粘弹性文克勒地基板的力学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1990,(02) .
[3] 王钧利,马春燕. 公路桥梁受车辆动力作用的疲劳可靠性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1998,(03) .
[4] 孙建梅,叶继红,程文瀼. 考虑空间相干的虚拟激励法在大跨度空间结构随机振动分析中的应用[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07,(05) .
[5] 王铁,张国忠,周淑文. 路面不平度影响下的汽车驱动桥动载荷[J]东北大学学报, 2003,(01) .
[6] 林树枝,程耿东. 动力响应灵敏度分析的振型空间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1990,(03) .
[7] 张延年,李宏男. 双向耦合地震作用下滑移隔震结构振动控制及其优化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7,(01) .
[8] 钟万勰. 结构动力方程的精细时程积分法[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1994,(02) .
[9] 钟万勰. 卡尔曼-布西滤波的精细积分[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1999,(02) .
[10] 常志权,罗虹,褚志刚,邓兆祥. 谐波叠加路面输入模型的建立及数字模拟[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12) .
[11] 蔡永昌,张湘伟. 复杂桁架结构的有限元后处理与对象设计[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01) .
[12] 易当祥,吕国志,张弛. 随机路面激励下车载无人机的载荷响应与仿真[J]飞机设计, 2004,(03) .
[13] 李彤华,唐春海,于亚伦. 爆破振动的频谱特征及其工程应用[J]工程爆破, 2000,(02) .
[14] 张志超,张亚辉,林家浩. 车桥耦合系统非平稳随机振动分析的虚拟激励-精细积分法[J]工程力学, 2008,(11) .
[15] 田四朋,任钧国,张书俊. 稳态随机过程激励下基于首次超越破坏的结构优化设计[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2002,(05) .
[16] 王春林,吕志涛. 核筒悬挂结构随机动力响应的参数优化设计[J]工业建筑, 2007,(10) .
[17] 张亚欧,马吉盛,吴大林,崔清斌. 基于Fourier逆变换法的路面不平度模拟[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5,(06) .
[18] 周华祥,曾霞文. 车辆悬架系统的乘坐舒适性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2) .
[19] 彭文海,谭平,候家健,周福霖. 非对称双塔连体结构柔性连接体系参数研究[J]华南地震, 2009,(01) .
[20] 彭献,刘晓晖,文桂林. 基于虚拟激励法的变速行驶车辆振动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