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 条
[1] 王智德. 搭板设计参数优化解决桥头跳车的研究及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 2011 .
[2] 李福如. 在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现状分析及剩余承载力评定[D]青岛理工大学, 2010 .
[3] 郭琦. 钢筋混凝土梁承载能力的动力试验法预测研究[D]长安大学, 2001 .
[4] 常丁. 基于轻荷载试验梁桥承载力快速评定研究[D]长安大学, 2010 .
[5] 谭宇力. 基于可靠度理论的既有桥梁健康状况评估[D]长安大学, 2013 .
[6] 毕硕松. 单梁动静载试验快速检测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 2013 .
[7] 刘凯宇. 高墩大跨PC连续刚构桥荷载试验评价关键参数研究[D]长安大学, 2014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文捷. 钢筋混凝土及钢管混凝土材料阻尼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 2006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5 条
[1] 赵发章,王解军. 阻尼对行车荷载下大跨桥梁振动的影响[J]冰川冻土, 2004,(04) .
[2] 罗娜,胡大琳,任少强. 动测法评定钢筋砼拱桥承载力初探[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1,(03) .
[3] 王海城,施尚伟. 桥梁冲击系数影响因素分析及偏差成因[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5) .
[4] 刘小燕,王良波,王会永,王欣. 斜交空心板桥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2) .
[5] 严仁高. 装配式简支板桥设计中铰缝抗剪强度的验算[J]城市道桥与防洪, 1999,(04) .
[6] 田玉梅,何东坡,徐岩. 桥梁冲击系数的探讨[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1,(01) .
[7] 朱敏,朱镜清,姚保华,郭明珠,裴强. 不同阻尼体系地震能量输入及阻尼能量耗散计算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4,(04) .
[8] 宗周红,任伟新,郑振飞. 既有桥梁承载能力评估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5,(05) .
[9] 梁超锋,欧进萍. 结构阻尼与材料阻尼的关系[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6,(01) .
[10] 王清湘,张涛,赵国藩. 集中荷载下钢筋混凝土简支板双向受力性能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01,(04) .
[11] 李宏江,叶见曙,王康. 旧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承载潜力因素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3) .
[12] 顾铁凤,任勇生. 含裂缝梁的一种阻尼计算模型[J]阜新矿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06) .
[13] 谢峻,韩大建. 一种改进的基于频率测量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J]工程力学, 2004,(01) .
[14] 孙宗光,高赞明,倪一清. 基于神经网络的桥梁损伤位置识别[J]工程力学, 2004,(01) .
[15] 淡丹辉,孙利民. 结构损伤有限元建模中的阻尼问题研究[J]工程力学, 2006,(09) .
[16] 郑寒辉,赵晓华. 含裂纹损伤杆系结构的动态特性研究[J]工程力学, 2007,(12) .
[17] 陈梦成,汤任基. 裂纹梁动态响应有限元分析中的线弹簧模型[J]工程力学, 1996,(04) .
[18] 薛文. 关于桥梁承载能力评定方法的探讨[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1,(02) .
[19] 伊洪建,李海超,文涛. 军用桥梁冲击系数的影响因素分析[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08,(01) .
[20] 徐关尧,孙宏才,刘勇,谢峰. 装配式公路钢桥车辆冲击系数研究[J]钢结构, 200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