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 条
[1] 杨飞. 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处理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 2011 .
[2] 刘阳. 逮捕风险评估机制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2 .
[3] 麻伟静. 论刑事诉讼比例原则[D]浙江工业大学, 2012 .
[4] 周修养. 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探析[D]安徽大学, 2013 .
[5] 林春桃. 比例原则在强制采样中的适用[D]西南政法大学, 2013 .
[6] 刘志晓. 刑事涉案财物强制性侦查措施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 2014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2 条
[1] 肖本山. 控审分离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现状及完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01) .
[2] 谢秋红. 论被告人的程序选择权在我国的建构[J]重庆社会科学, 2007,(09) .
[3] 谢菲,顾晔. 人权、契约、分权制衡——近代西方宪政思想探源[J]当代法学, 2002,(10) .
[4] 孙力,刘中发. “轻轻重重”刑事政策与我国刑事检察工作[J]中国司法, 2004,(04) .
[5] 黄学贤. 行政法中的比例原则研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1,(01) .
[6] 赵杨. 论侦查比例原则的构建[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03) .
[7] 张东超. 对刑事自诉制度现存问题的探讨[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 2002,(05) .
[8] 江必新. 论司法自由裁量权[J]法律适用, 2006,(11) .
[9] 郝银钟,席作立. 宪政视角下的比例原则[J]法商研究, 2004,(06) .
[10] 陈兴良.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J]法学杂志, 2006,(02) .
[11] 韩大元. 宪法文本中“人权条款”的规范分析[J]法学家, 2004,(04) .
[12] 于跃江. 论西方刑法的哲学基础与结构矛盾[J]法学评论, 2001,(04) .
[13] 张明楷. 法治、罪刑法定与刑事判例法[J]法学, 2000,(06) .
[14] 陈岑. 构建我国刑事诉讼缺席审判刍议[J]法制与社会, 2007,(03) .
[15] 封利强. “宽严相济”的程序之维[J]法制与社会, 2007,(10) .
[16] 张利兆. 刑事和解视野下不起诉制度的完善与保障[J]法治研究, 2007,(03) .
[17] 钱雪棠. 论监视居住的适用及完善[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5) .
[18] 云山城. 完善补充侦查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6) .
[19] 吴宗宪. 恢复性司法述评[J]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2,(03) .
[20] 薛宏伟. 取保候审特征分析及完善建议[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4,(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