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闵江. 雷公藤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麻疯树籽的开发利用研究[D]天津大学, 2011 .
[2] 唐韶坤.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葡萄籽中食用及药用成分的工艺和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 2003 .
[3] 关文强. 丁香油的超临界CO_2萃取及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 2006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4 条
[1] 张艺,付春华,向永臣,李萍,孟宪丽. 三岛柴胡须根中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8,(01) .
[2] 段先志,夏红英,罗平. 夹带剂性质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影响[J]日用化学工业, 2004,(01) .
[3] 翁丽丽,王永生,柳燕. 柴胡总皂甙提取工艺的研究[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2002,(04) .
[4] 梁云,崔若兰. 柴胡皂甙-d治疗抗肾小球基膜型肾炎的实验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99,(07) .
[5] 宋海妹,苏小凤,李楠,鱼红闪,金凤燮. 柴胡皂苷的提取与鉴定[J]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5,(01) .
[6] 陈淑莲,游静,王国俊. 超临界流体萃取-硅胶柱收集联用提取蓬莪术中有效成分[J]分析化学, 2001,(06) .
[7] 范治国,李琳,胡松青,陈玲,桂林. 超临界流体萃取天然产物的过程模拟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 2005,(12) .
[8] 朱廷风,廖传华. 超临界CO_2萃取天然产物的现状与研究进展[J]过滤与分离, 2004,(02) .
[9] 未作君,林立,倪晋仁.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大黄游离蒽醌的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06,(02) .
[10] 黎海彬,王邕,李俊芳,李小梅. 微波辅助提取技术在天然产物提取中的应用[J]现代食品科技, 2005,(03) .
[11] 干建松,赵玉萍. 微波辅助提取技术(MAE)研究和应用进展[J]现代食品科技, 2005,(03) .
[12] 顾仁勇,马美湖. 超临界CO_2萃取天然香辛料精油研究进展[J]现代食品科技, 2006,(02) .
[13] 高晓明,张效林,李振武. 苦瓜皂甙的复合酶法提取与大孔树脂纯化工艺研究[J]化学与生物工程, 2006,(03) .
[14] 喻朝阳,王晓琳. 生物碱提取与纯化技术应用进展[J]化工进展, 2006,(03) .
[15] 侯彩霞,李淑芬. 挥发油的超临界流体萃取与分离进展[J]化工进展, 2007,(01) .
[16] 赵跃强,吴争鸣,刘玮炜. 超临界流体萃取天然产物传质模型[J]化工学报, 2006,(03) .
[17] 刘毅,银建中,刘润杰.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固态物料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J]化工装备技术, 2005,(03) .
[18] 董明,齐树亭. 超临界CO_2萃取的研究进展[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2006,(04) .
[19] 刘培建,孟江,杨云,王浴铭. 柴胡挥发油提取条件的研究[J]河南中医药学刊, 2002,(02) .
[20] 刘红梅. 超临界流体萃取植物精油的研究[J]化学工业与工程, 2003,(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