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武月梅. 地下装载机工作装置虚拟设计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 2011 .
[2] 阳凌霄. TCY-2型地下铲运机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 2011 .
[3] 赵伟. 基于虚拟样机的游梁式抽油机能量回收研究[D]吉林大学, 2013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3 条
[1] 许震宇,麦汉超,朱东明. 人体上肢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1996,(03) .
[2] 张金芝,朱东明,麦汉超,黄执中. 人体脊柱冲击动力学模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1998,(01) .
[3] 郭军,王申申,李晓雷. 基于DADS软件的履带车辆动力学仿真(英文)[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English Edition), 2001,(04) .
[4] 陈欣,林逸,孙大刚,白文辉. 独立悬架多体系统空间运动学分析(英文)[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English Edition), 1997,(04) .
[5] 马玉坤,贾策,栾延龙,胡治国. ADAMS软件及其在汽车动力学仿真分析中的应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4,(04) .
[6] 闵春平,窦文华. 机电一体化设计基于VHDL-AMS的多刚体系统建模与仿真方法[J]电子学报, 2002,(11) .
[7] 余成龙,张力,吴俊刚,徐宗俊. 微型客车整车多体系统动力学的建模与仿真[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12) .
[8] 刘岩,丁玉兰,林逸. 汽车高速振动仿真与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 2000,(03) .
[9] 王琪,黄克累,陆启韶. 树形多体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的数值分析方法[J]固体力学学报, 1999,(04) .
[10] 王其东,方锡邦,卢剑伟,赵猛. 汽车钢板弹簧多体动力学建模及动特性仿真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06) .
[11] 林易. 电动铲运机拖曳电缆及液压电缆卷筒的结构特点[J]化工矿山技术, 1982,(01) .
[12] 张智铁,吴杰明. 电动铲运机电缆卷筒的设计和分析[J]化工矿山技术, 1982,(03) .
[13] 何正忠. 铲运机在国内矿山的使用情况及发展方向[J]化工矿山技术, 1982,(04) .
[14] 古德生. 地下金属矿采矿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J]黄金, 2004,(01) .
[15] 李杨民. 装载机工作机构的多体系统运动学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02) .
[16] 李杨民,刘又午. 装载机工作机构的多体系统动力学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06) .
[17] 刘又午,王树新,王建明,赵小松,金国光,曲广吉,杨雷. 复杂结构航天器的柔性多体动力学分析[J]航天器工程, 1998,(03) .
[18] 张洪欣,李润,温吾凡,林逸. R-W方法在汽车悬架运动分析中的应用[J]吉林工业大学学报, 1987,(04) .
[19] 方传流,张洪欣,林逸,郑钦霖.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的发展及其在汽车中的应用[J]吉林工业大学学报, 1988,(03) .
[20] 郭九大,林逸,王大龙. 汽车前碰撞中安全带约束效率[J]吉林工业大学学报, 1998,(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