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 杨小娟. 企业能力与财务绩效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 2011
.
|
[2] | 李子敬. 组织工作生活质量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2012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8 条
[1] | 张冬梅. 经营者人力资本与企业核心能力提升[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1)
.
|
[2] | 高日光,凌文辁,王碧英. 知识工作者的组织承诺研究[J]商业研究, 2004,(23)
.
|
[3] | 唐春晖. 知识、动态能力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J]当代财经, 2003,(10)
.
|
[4] | 孔令锋. 论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J]当代经济科学, 2002,(02)
.
|
[5] | 邓修权,吴旸,夏国平. 核心能力的构成及动态发展机理研究[J]工业工程, 2003,(03)
.
|
[6] | 金碚. 企业竞争力测评的理论与方法[J]中国工业经济, 2003,(03)
.
|
[7] | 董俊武,黄江圳,陈震红. 动态能力演化的知识模型与一个中国企业的案例分析[J]管理世界, 2004,(04)
.
|
[8] | 夏瑞平,石金涛. 基于人力资本债务性特征的企业人力资本运营策略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 2005,(08)
.
|
[9] | 王毅,陈劲,许庆瑞.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溯源与逻辑结构剖析[J]管理科学学报, 2000,(03)
.
|
[10] | 黄津孚. 资源、能力与核心竞争力[J]经济管理, 2001,(20)
.
|
[11] | 陈淑妮. 企业人力资本的三大激励机制[J]经济管理, 2002,(05)
.
|
[12] | 戚永红,宝贡敏. 知识管理:概念、框架与问题[J]经济管理, 2003,(12)
.
|
[13] | 张晓燕. 异质型人力资本与企业的长期合约——从“非流动性”角度探讨企业长期合约的激励与约束作用[J]经济体制改革, 2004,(02)
.
|
[14] | 奚国泉,杨洪常.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价值增值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 2003,(06)
.
|
[15] | 邹国庆,于桂兰. 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综述[J]经济学动态, 2004,(08)
.
|
[16] | 方竹兰. 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是一个趋势——兼与张维迎博士商榷[J]经济研究, 1997,(06)
.
|
[17] | 陆维杰. 企业组织中的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也谈企业所有权的发展趋势问题[J]经济研究, 1998,(05)
.
|
[18] | 古利平,张宗益. 动态能力的构建:一个演进的观点[J]科技管理研究, 2005,(10)
.
|
[19] | 朱桂龙,黄金胜. 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核心能力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 2006,(07)
.
|
[20] | 袁建昌. 技术型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制度安排[J]科学管理研究, 2005,(0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