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廖俊. 基于正交分解的随机振动响应分析与随机载荷识别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 .
[2] 冷小磊. 线性随机系统演变随机响应问题研究及随机Duffing系统中分叉与混沌初探[D]西北工业大学, 2002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1 条
[1] 李杰. 随机结构分析的扩阶系统方法(Ⅱ)——结构动力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1995,(04) .
[2] 刘国刚,赵怡. 参数不确定混沌系统的自适应同步控制[J]电路与系统学报, 2005,(01) .
[3] 丁千,王冬立. 用规范型直接法研究立方非线性机翼的颤振[J]飞行力学, 2005,(03) .
[4] 刘保东,朱晞. MTMD系统抗震控制研究[J]工程力学, 2003,(01) .
[5] 李杰,魏星. 随机结构动力分析的递归聚缩算法[J]固体力学学报, 1996,(03) .
[6] 刘向东,黄文虎. 混沌系统延迟反馈控制的理论与实验研究[J]力学进展, 2001,(01) .
[7] 胡海岩. 力学系统混沌的主动控制[J]力学进展, 1996,(04) .
[8] 陈立群,刘延柱. 混沌的抑制研究进展综述[J]力学进展, 1998,(03) .
[9] 李 杰,廖松涛. 线性随机结构在随机激励下动力响应分析[J]力学学报, 2002,(03) .
[10] 陈伟民,管德,诸德超,李敏. 采用分布式压电驱动器升力面的颤振主动抑制[J]力学学报, 2002,(05) .
[11] 贺群,徐伟,方同,戎海武. Duffing系统随机分岔的全局分析[J]力学学报, 2003,(04) .
[12] 王登刚. 计算具有区间参数结构的固有频率的优化方法[J]力学学报, 2004,(03) .
[13] 李杰. 复合随机振动分析的扩阶系统方法[J]力学学报, 1996,(01) .
[14] 刘济科. 二元机翼颤振的分叉点类别的判定[J]力学与实践, 1998,(03) .
[15] 孙伟,翁建生,胡海岩. 带有传动机构的翼段颤振半主动抑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4,(04) .
[16] 李春祥. 地震作用下基于多准则的最优调谐质量阻尼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2,(11) .
[17] 曹宗杰,许美娟,杨凤鹏,匡震邦. 不确定参数结构系统反馈控制及其模态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5,(02) .
[18] 李春祥. 地震作用下高层建筑TMD控制研究与设计[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1999,(06) .
[19] 李智,韩崇昭. 一类含参数不确定性混沌系统的自适应控制[J]物理学报, 2001,(05) .
[20] 唐国宁,罗晓曙. 混沌系统的预测反馈控制[J]物理学报, 2004,(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