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吕秀琇. 鹿茸素提取工艺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 2010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全灿.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检测/脱除中药材中有机氯农残的研究[D]天津大学, 2005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0 条
[1] 江润祥,高锦明,叶大同,曹世华. 鹿茸表皮生长因子[J]动物学报, 1987,(04) .
[2] 邓文慧,吴宜勇. 雌激素在绝经妇女全身组织中的作用[J]北京医学, 2003,(01) .
[3] 周秋丽,王丽娟,郭颖杰,王岩,王颖,刘永强,李秉君,王本祥. 鹿茸多肽对实验性骨折的治疗作用及机理研究[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99,(05) .
[4] 师海波,刘威,苗艳波,孙英莲,周重楚. 龙芽楤木总甙对小鼠B型单胺氧化酶及蛋白质合成的影响[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99,(05) .
[5] 张桂英,王宝贵,赵林伊,刘娅,周燕. 柞蚕蛹虫草对老龄大鼠单胺氧化酶活性和脂褐质及羟脯氨酸含量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05) .
[6] 周小棉,邹晓. 蛤蚧对鼠脑B型单胺氧化酶及血中卵泡刺激素和雌二醇的影响[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1994,(01) .
[7] 马庆芬,姚珍薇. 雌激素对骨质疏松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 2005,(03) .
[8] 夏广萍. 柿树属植物Lemuni Hitam中具有单胺氧化酶抑制作用的萘醌和(或)萘的二聚物[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2000,(06) .
[9] 刘永霞,于才渊,王晓光. 油田堵漏剂微胶囊技术的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03,(03) .
[10] 刘辉琳,唐明林,安莲英,殷辉安. 中草药化学成分提取新技术[J]广州化学, 2003,(02) .
[11] 周庆荣,张泽廷,朱美文. 超临界流体萃取中的相平衡研究[J]化工进展, 1994,(04) .
[12] 蒋春跃,潘勤敏,潘祖仁. 若干有机物质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J]化工学报, 1996,(04) .
[13] 金光湖,崔平洛,吴深涛. 鹿茸对氨甲喋呤引发的免疫功能低下的影响[J]黑龙江中医药, 1993,(02) .
[14] 李淑芬,全灿,唐韶坤,田松江. 分析型超临界萃取中改性剂研究进展[J]化学通报, 2004,(06) .
[15] 刘刚,杜振宗,苗振杰,董立明. 牛磺酸对小鼠脑单胺氧化酶提取物活性的影响[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1995,(03) .
[16] 楚立,张建平,李春花,武梅芳. H.S.B口服液的药理学研究[J]河北中医学院学报, 1994,(03) .
[17] 岳占碰,邓旭明,冯海华. 鹿茸角发育与再生机理[J]经济动物学报, 2005,(01) .
[18] 范玉琳,邢增涛,卫功庆,刘桂荣,李慧萍,周淑琴. 鹿茸蛋白的提取分离及其抗肿瘤活性[J]经济动物学报, 1998,(01) .
[19] 龙远德,张惠祥,孙允秀. 鹿茸中几种醚溶性成分的分离与鉴定[J]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1991,(01) .
[20] 王丰,梅子青,周秋丽,王本祥. 鹿茸多肽的分离纯化及药理活性[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3,(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