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 条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5 条
[1] | 祝嫦巍,王昌禄,顾晓波,郭键锋,唐如星. 新型乳杆菌素产生菌的筛选及菌株特性的研究[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02,(01)
.
|
[2] | 沈通一,秦环龙. 益生菌对肠微生物生态学影响的研究进展[J]肠外与肠内营养, 2004,(04)
.
|
[3] | 温柏平. 乳酸菌与肿瘤防治[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1996,(01)
.
|
[4] | 伊冰. 酸奶的免疫作用[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1,(02)
.
|
[5] | 张灏,华伟,郭本恒,蒋能群,卜永士. 乳杆菌耐胆汁、降解结合胆盐和同化胆固醇能力的研究[J]工业微生物, 2003,(02)
.
|
[6] | 郑坚,罗冬英. 乳酸菌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理[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4,(03)
.
|
[7] | 赵红霞
,詹勇
,许梓荣. 乳酸菌的研究及其应用[J]江西饲料, 2003,(01)
.
|
[8] | 王琦,周雨霞,李少英,敖敦格日勒,乌尼. 内蒙古地区乳制品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J]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 1997,(02)
.
|
[9] | 乌尼,敖敦格日勒,张爱荣,王琦,周雨霞. 内蒙古牧区民族乳制品的种类及制造工艺[J]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 1996,(01)
.
|
[10] | 旭日花,周雨霞,王志锋,柳翰凌,乌尼. 内蒙古通辽市牧区传统乳制品中乳杆菌的分离鉴定[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5,(06)
.
|
[11] | 李平兰,杨华,张 篪. 乳酸菌体外粘附人结肠腺癌细胞系HT-29细胞的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2,(01)
.
|
[12] | 李平兰,潘伟好,吕艳妮,江志杰,马长伟,张篪. 微生态制剂中常用乳酸菌对抗生素的药敏性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4,(01)
.
|
[13] | 李平兰,张篪,郑海涛. 乳酸菌及其生物工程研究新进展[J]中国乳品工业, 2000,(04)
.
|
[14] | 范志红,南庆贤. 不同处理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对小鼠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J]中国乳品工业, 2001,(05)
.
|
[15] | 肖琳琳,董明盛. 干酪乳杆菌KM-16的筛选及其降胆固醇活性研究[J]中国乳品工业, 2003,(06)
.
|
[16] | 裴家伟,吴荣荣,马静,高莉莉,张柏林. 乳酸菌产生的拮抗物质:一类延长食品货架期的生物防腐剂[J]中国乳品工业, 2003,(06)
.
|
[17] | 艾连中,辛羚,张灏,郭本恒. 两株益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中国乳品工业, 2005,(03)
.
|
[18] | 金世琳. 乳酸菌的科学与技术[J]中国乳品工业, 1998,(02)
.
|
[19] | 刁治民,于学军. 发酵乳的营养价值及保健作用[J]中国乳品工业, 1998,(05)
.
|
[20] | 顾瑞霞,王亚威,骆承庠. 发酵乳─最新研究动向[J]中国乳品工业, 1999,(0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