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3 条
[1] | 余增亮,霍裕平. 离子注入生物学研究述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994,(03)
.
|
[2] | 黄文彩,范世晶,黄建宁,桑金隆,施跃峰,夏湛恩,吴文娟,姚杭丽. 离子注入微生物的诱变效应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994,(03)
.
|
[3] | 邬振祥,李素梅,尹国香,余增亮,何建军. 离子注入在番茄育种上的应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994,(03)
.
|
[4] | 徐毅,李树本,辛嘉英,王来来,沈润南,尉迟力. 底物、水量对脂肪酶不对称拆分萘普生的影响[J]分子催化, 1999,(04)
.
|
[5] | 辛嘉英,李树本,徐毅,王来来,沈润南,尉迟力. CSTR和批式反应器中酶法拆分萘普生的比较[J]分子催化, 1999,(06)
.
|
[6] | 吉鑫松,许文光,钱雪明,袁中一,李仁宝,刘会军,赵国骏. 固定化酶不对称合成(S)-(+)-布洛芬的研究[J]分子催化, 1997,(06)
.
|
[7] | 辛嘉英,李树本,徐毅,沈润南,尉迟力. 有机溶剂-水双液相体系脂肪酶不对称水解合成S-(+)-萘普生[J]分子催化, 1998,(06)
.
|
[8] | 辛嘉英,李树本,徐毅,王来来,沈润南,尉迟力. 脂肪酶的固定化及其在有机酶促反应中稳定性研究[J]分子催化, 1999,(02)
.
|
[9] | 袁成凌,王纪,姚建铭,余增亮,贡国鸿,尚耘,钱云. 低能离子注入花生四烯酸产生菌诱变选育及其产业化研究[J]高技术通讯, 2003,(06)
.
|
[10] | 余细勇,林曙光. 手性药物对映体的药动学与药效学立体选择性差异研究进展[J]广州医药, 1997,(03)
.
|
[11] | 姚传义,张金红,俞耀庭. 酶法手性化合物的合成与拆分[J]化工进展, 2000,(06)
.
|
[12] | 于平. 手性化合物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 2002,(09)
.
|
[13] | 吴跃进,余增亮,吴家道,霍裕平,邱励俭. 离子注入在生物改良上的应用[J]核农学通报, 1996,(06)
.
|
[14] | 游运辉,吴彩玲,高洁生,黄安兰,罗卉. 右旋布洛芬栓剂的Ⅱ期临床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04)
.
|
[15] | 陈小林,张明杰,樊晓焕. α-芳基丙酸不对称合成研究进展[J]化学工业与工程, 2004,(01)
.
|
[16] | 董宏伟,孙谧,王跃军,于建生. 海洋微生物低温碱性脂肪酶的纯化与性质研究[J]海洋与湖沼, 2004,(04)
.
|
[17] | 虞龙,许安,王纪,余增亮. 低能离子注入在Vc高产菌株选育中的应用[J]激光生物学报, 1999,(03)
.
|
[18] | 邬敏辰,郑建丰,李江华,李剑芳. 碱性脂肪酶特性的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1996,(03)
.
|
[19] | 白逢彦,贾建华,梁慧燕. 假丝酵母属疑难菌株大亚基rDNA D1/D2区域序列分析及其分类学意义[J]菌物系统, 2002,(01)
.
|
[20] | 杨永梅,韩望,魏武,洪芳,刘成君. 碱性脂肪酶产生菌的筛选与产酶条件及酶学性质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