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梁丹. 利用AFLP标记进行榧树雌雄株鉴定[D]浙江林学院, 2007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张卫华. 三种相思苗期耐旱、耐寒性选择与寒胁迫诱导的cDNA片段克隆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6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2 条
[1] 陈翠玲. 侧柏种源试验初步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1,(06) .
[2] 姜静,杨传平,刘桂丰,刘玉喜,任旭琴. 应用RAPD技术对东北地区白桦种源遗传变异的分析[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1,(02) .
[3] 程中平. 水蜜桃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 2004,(01) .
[4] 白瑞霞,彭建营. DNA分子标记在果树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J]西北植物学报, 2004,(08) .
[5] 卓开发,梁一池,陈金章,高美玲,曾国强. 木麻黄二层次联合选择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1,(01) .
[6] 曾炳山,刘英,许煌灿,尹光天. 长嘴黄藤离体快繁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2,(02) .
[7] 蔡武华. 火炬松的引种试验及种源—家系选择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2,(04) .
[8] 李巧明,何田华,许再富,曹坤芳. 濒危植物望天树的遗传多样性和居群遗传结构[J]分子植物育种, 2003,(Z1) .
[9] 张潞生,李传友,贾建航,李绍华,王斌,肖兴国. 猕猴桃雌雄性别的AFLP鉴别中DNA模板的制备[J]果树科学, 1999,(03) .
[10] 文晓鹏,邓秀新. 利用细胞学和分子标记检测刺梨愈伤组织的遗传稳定性[J]果树学报, 2003,(06) .
[11] 周全连,杨章旗,覃开展. 马尾松自由授粉子代测定及优良家系选择[J]广西科学, 2001,(01) .
[12] 曾炳山,许煌灿,刘英,尹光天. 短叶省藤种质离体培养保存研究[J]广西植物, 1999,(03) .
[13] 俞益,周良炎. 燕麦染色体C-分带研究[J]华北农学报, 1997,(03) .
[14] 蒋细旺,张倩,包满珠,李智崎. 菊花DNA提纯方法的优化[J]江汉大学学报, 2002,(03) .
[15] 李汝刚,范云六,N.F.Weeden. 豌豆种传花叶病毒抗病基因sbm-1的RAPD标记[J]科学通报, 1996,(18) .
[16] 苏晓华,李金花,陈伯望,张绮纹,张香华. 杨树叶片数量性状相关联标记及其图谱定位研究[J]林业科学, 2000,(01) .
[17] 冯玉龙,姜淑梅,王文章,敖红. 长白落叶松几种酶活力及在种源早期选择中的应用[J]林业科学, 2002,(02) .
[18] 赵承开. 杉木优良无性系早期选择年龄和增益[J]林业科学, 2002,(04) .
[19] 庞广昌,姜冬梅. 群体遗传多样性和数据分析[J]林业科学, 1995,(06) .
[20] 潘惠新,黄敏仁,阮锡根,王明庥. 材性改良研究Ⅶ美洲黑杨×小叶杨新无性系木材密度性状早期选择研究[J]林业科学, 199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