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胡敏. 基于人工智能的利用高含沙洪水淤地后土壤成分含量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8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张新民. 干旱区水资源量与质统一管理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 2000 .
[2] 高瑞忠. 加速遗传算法和自适应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地下水系统计算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6 .
[3] 李瑞平. 冻融土壤水热盐运移规律及其SHAW模型模拟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7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7 条
[1] 王福刚,曹剑锋. 改进的遗传算法在地下水数值模拟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2,(01) .
[2] 徐英,陈亚新,史海滨,魏占民,李延林,张艺强. 冻土水盐时空变异性条件模拟的初步研究[J]地质论评, 2000,(S1) .
[3] 魏加华,张建立,李宇,马振民. 地下水系统BP网络模型的设计与实现[J]工程勘察, 2002,(02) .
[4] 赵辉,吕谋超,尚三林. 引黄灌溉对商丘地区浅层地下水位动态影响研究[J]灌溉排水, 2000,(04) .
[5] 魏占民,陈亚新,史海滨,屈忠义. BP神经网络的春小麦作物水模型的初步研究[J]灌溉排水, 2002,(02) .
[6] 屈忠义,陈亚新,史海滨,魏占民. 区域土壤水盐动态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研究[J]灌溉排水, 2002,(04) .
[7] 向国全,董道珍. BP模型中的激励函数和改进的网络训练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1997,(02) .
[8] 王亚东. 河套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实施前后区域地下水位变化的分析[J]节水灌溉, 2002,(01) .
[9] 郭占荣,刘花台. 西北内陆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与地下水动态调控[J]农业环境保护, 2002,(01) .
[10] 屈忠义,陈亚新,史海滨,魏占民,李延林,张艺强. 内蒙古河套灌区节水灌溉工程实施后地下水变化的BP模型预测[J]农业工程学报, 2003,(01) .
[11] 陈秉钧,上官儒.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组合预测及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 1997,(02) .
[12] 丁晶,邓育仁,安雪松. 人工神经前馈(BP)网络模型用作过渡期径流预测的探索[J]水电站设计, 1997,(02) .
[13] 谢新民,蒋云钟,石玉波,党勇,杨春霄.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河川径流实时预报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 1999,(09) .
[14] 王栋,曹升乐. 人工神经网络在水文水资源水环境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水利水电技术, 1999,(12) .
[15] 苑希民,刘树坤,陈浩.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多泥沙洪水预报[J]水科学进展, 1999,(04) .
[16] 张翔,丁晶. 神经智能信息处理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其在水文水资源中的应用展望[J]水科学进展, 2000,(01) .
[17] 胡克林,李保国,陈德立. 区域浅层地下水埋深和水质的空间变异性特性[J]水科学进展, 2000,(04) .
[18] 陈亚新,徐英,史海滨,魏占民. 条件模拟原理和技术进展及在水资源系统中的应用[J]水科学进展, 2002,(02) .
[19] 郭占荣,荆恩春,聂振龙,焦鹏程,董华. 冻结期和冻融期土壤水分运移特征分析[J]水科学进展, 2002,(03) .
[20] 薛联青,崔广柏,程光. 区域地下水位预报的季节型神经网络模型[J]水科学进展, 2002,(04)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屈忠义,陈亚新,史海滨. 新兴学科在区域水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A]中国水利学会2002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