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 条
[1] 胡甫. 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输油管道检测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 2011 .
[2] 赵福臣. 储罐底板直流漏磁检测方法与实验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 2011 .
[3] 高廷岩. 管外多磁化单元结构优化设计与实验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 2011 .
[4] 崔利东. 高速铁路漏磁检测缺陷识别技术[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1 .
[5] 郭春飞. 角焊缝漏磁检测数值模拟的研究[D]天津大学, 2012 .
[6] 刘延雷. 裂纹漏磁场的有限元分析与实验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 2006 .
[7] 崔巍. 基于三维有限元的换热管漏磁检测分析与试验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 2010 .
[8] 于永亮. 管道漏磁检测缺陷与部件漏磁场识别技术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 2010 .
[9] 井陆阳. 钢丝绳断丝损伤定量识别关键技术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 2012 .
[10] 袁希平. 漏磁管道内检测器的速度效应研究与应用[D]沈阳工业大学, 2013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1] 杨涛.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油管无损检测与缺陷量化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 2004 .
[2] 曹印妮. 基于漏磁成像原理的钢丝绳局部缺陷定量检测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 .
[3] 刘刚. 管道漏磁内检测关键技术问题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 2010 .
[4] 赵洋. 输气管道漏磁内检测器速度控制问题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 2012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5 条
[1] 汪友生. 基于漏磁通的缺陷信号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1999,(03) .
[2] 徐金梧,张晓彤. 基于神经网络的多传感器自适应滤波[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1999,(03) .
[3] 高鹰,谢胜利. 一种变步长LMS自适应滤波算法及分析[J]电子学报, 2001,(08) .
[4] 双远华,樊建成,赖明道. 人工神经网络对管材张减精度预测[J]钢铁, 2000,(02) .
[5] 阎平凡,欧阳楷. 神经网络研究与模式识别[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2000,(01) .
[6] 李训铭,王崇骏,沈琦. Win9x下高速数据采集技术及应用[J]工业控制计算机, 2000,(06) .
[7] 张东来,徐殿国,王炎. B-小波的特点及其在钢丝绳断丝信号处理中的应用[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1998,(04) .
[8] 于开平,邹经湘,杨炳渊. 小波函数的性质及其应用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0,(02) .
[9] 何辅云,赖志荣. 漏磁NDT原理的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03) .
[10] 汪友生,潘孟贤,何辅云. 缺陷参数与漏磁信号相互关系的实验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05) .
[11] 何辅云,朱淮河. 无缝钢管折叠缺陷检测方法及装置[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03) .
[12] 唐秀家. 管道系统泄漏检测神经网络与模式识别方法[J]核科学与工程, 1998,(03) .
[13] 丁钟琦,周星. 步长独立调整的LMS自适应滤波算法[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1,(02) .
[14] 康宜华,杨叔子,卢文祥,杨克冲. 空间域信号的采样方法[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1992,(S1) .
[15] 何辅云. 钢管高速检测与缺陷识别系统[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1999,(12) .
[16] 范弘,岳东平,王锡琴,项峻峰. 钢管漏磁探伤的新方法[J]钢铁研究学报, 2000,(06) .
[17] 王阳生,师汉民,杨叔子,李劲松,叶兆国,韩连生,刘连顺. 钢丝绳断丝定量检测的原理与实现[J]中国科学(A辑 数学 物理学 天文学 技术科学), 1989,(09) .
[18] 张悦华,程开东. 结构缺损的识别[J]吉林工业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1999,(02) .
[19] 王太勇,蒋奇,薛国光. 钢管漏磁在线检测技术的研究[J]计量学报, 2002,(04) .
[20] 张红文,王永玲,王俊,吴文红.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模式分类[J]交通与计算机, 1998,(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