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3 条
[1] | 李新阳,王春红,鲜浩,姜文汉. 直接斜率波前复原算法的控制效果分析[J]光电工程, 1998,(06)
.
|
[2] | 张强,姜文汉,许冰. 利用Zernike多项式对湍流波前进行波前重构[J]光电工程, 1998,(06)
.
|
[3] | 姜凌涛,陈笠,饶学军,王成,吴旭斌. 动态波前相位的高分辨率测量[J]光电工程, 1998,(06)
.
|
[4] | 夏晋军,龚辉,程雷,李成富. 光学材料连续波激光热-力破坏效应[J]光学学报, 1997,(01)
.
|
[5] | 李新阳,姜文汉. 自适应光学控制系统的有效带宽分析[J]光学学报, 1997,(12)
.
|
[6] | 白剑,杨国光. 二维剪切波面重建的有限元模型[J]光学学报, 1998,(06)
.
|
[7] | 李仲伢,程雷,李成富. 化学处理增强光学材料的抗激光破坏强度[J]光学学报, 1999,(06)
.
|
[8] | 刘天华,姜宗福,陈付幸,王云萍,刘泽金,赵伊君. 高能激光器气动窗口光束质量测量方法探讨[J]红外与激光工程, 2002,(03)
.
|
[9] | 任国光. 美国强激光武器发展的现状和未来[J]激光技术, 1996,(05)
.
|
[10] | 吕百达. 关于激光光束质量若干问题的分析[J]激光技术, 1998,(01)
.
|
[11] | 程祖海,岳超瑜,李再光. 气动激光窗口真空密封原理及其分子互扩散方程[J]中国激光, 1990,(02)
.
|
[12] | 李力钧,秦玉忠,赵仲罴. 6kW单模CO_2激光器的输出光路和气体动力窗口[J]中国激光, 1990,(S1)
.
|
[13] | 刘天华,姜宗福,韦成华,唐荣奇,陈金宝,赵伊君. 自由旋气动窗口设计原理及其工作性能的初步实验研究[J]中国激光, 2000,(01)
.
|
[14] | 许晓军,陆启生,姜宗福,陈金宝,刘泽金,刘天华. 气动介质光学不均匀性的研究及测量[J]中国激光, 2001,(09)
.
|
[15] | 刘天华,姜宗福,李文煜,王云萍,刘泽金,赵伊君. 自由旋气动窗口的类透镜效应研究[J]中国激光, 2002,(01)
.
|
[16] | 钱列加,范滇元,张筑虹,朱宝强,詹庭宇. 有关光束质量的若干基本问题及其新进展[J]中国激光, 1994,(12)
.
|
[17] | 朱松林,程祖海,库耕,李锋,李再光. 引射式气动窗口的密封性能及光束质量[J]中国激光, 1997,(02)
.
|
[18] | 杜祥琬. 实际强激光远场靶面上光束质量的评价因素[J]兵工自动化, 1997,(04)
.
|
[19] | 刘泽金,陆启生,赵伊君. 高能非稳腔激光器光束质量评价的探讨[J]兵工自动化, 1998,(03)
.
|
[20] | 王春红,李梅,李安娜. 帧频838Hz的高速实时波前处理机[J]量子电子学报, 1998,(0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