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8 条
[1] | 刘美玲,宝音陶格涛,杨持,张新时. 不同轮割制度对内蒙古大针茅草原群落组成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1)
.
|
[2] | 吴建波,包晓影,李洁,赵念席,高玉葆. 不同围封年限对典型草原群落及大针茅种群特征的影响[J]草地学报, 2010,(04)
.
|
[3] | 郭平,张卓,周婵,杨允菲. 呼伦贝尔草原大针茅和贝加尔针茅的生殖生长规律[J]草地学报, 2011,(03)
.
|
[4] | 孟林. 草地资源综合评价研究进展[J]国外畜牧学(草原与牧草), 1998,(04)
.
|
[5] | 张东杰,都耀庭. 禁牧封育对退化草地的改良效果[J]草原与草坪, 2006,(04)
.
|
[6] | 刘振国,李镇清,Ivan Nijs,Jan Bogaert. 糙隐子草种群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的小尺度空间格局[J]草业学报, 2005,(01)
.
|
[7] | 杨允菲,张宝田. 松嫩平原草甸生境甘草种群生殖构件表型可塑性及变化规律[J]草业学报, 2006,(02)
.
|
[8] | 鲍雅静,李政海,刘惠. 放牧与割草影响下羊草草原植物与群落能量固定及分配规律的比较[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2006,(01)
.
|
[9] | 叶笃正,丑纪范,刘纪远,张增祥,王一谋,周自江,鞠洪波,黄签. 关于我国华北沙尘天气的成因与治理对策[J]地理学报, 2000,(05)
.
|
[10] | 邱新法,曾燕,缪启龙. 我国沙尘暴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源地和移动路径[J]地理学报, 2001,(03)
.
|
[11] | John KIOKO,John Warui KIRINGE,Simon Ole SENO. Impacts of livestock grazing on a savanna grassland in Kenya[J]Journal of Arid Land, 2012,(01)
.
|
[12] | Allometric response of perennial Pennisetum centrasiaticum Tzvel to nutrient and water limitation in the Horqin Sand Land of China[J]Journal of Arid Land, 2012,(02)
.
|
[13] | 刘钟龄,王炜,郝敦元,梁存柱. 内蒙古草原退化与恢复演替机理的探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2,(01)
.
|
[14] | 杨利民,韩梅,周广胜,王玉辉. 草地群落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的研究 Ⅲ.物种分布格局[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2,(01)
.
|
[15] | 包青海,宝音陶格涛,阎巧玲,敖亚萍. 羊草草原割草处理群落特征比较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1)
.
|
[16] | 王静,杨持,王铁娟,谢玉平. 冷蒿种群在不同放牧干扰下叶绿素、可溶性糖的对比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3)
.
|
[17] | 李政海,田桂泉,鲍雅静. 生态学中的干扰理论及其相关概念[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01)
.
|
[18] | 李青云,董全民. 围栏封育对高寒草甸退化植被的作用[J]青海草业, 2002,(03)
.
|
[19] | 丁一汇,戴晓苏. 中国近百年来的温度变化[J]气象, 1994,(12)
.
|
[20] | 白永飞,李德新,许志信,魏志军. 牧压梯度对克氏针茅生长和繁殖的影响[J]生态学报, 1999,(0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