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3 条
[1] 张广业. 中医药免疫调节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02,(06) .
[2] 顾缨. 中药免疫调节剂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近况[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5,(03) .
[3] 李秀惠. 疏肝健脾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 2001,(04) .
[4] 徐春军,刘燕玲,李秀惠,戚团结,刘敏,林凌云. 益气凉血解毒类中药对拉米夫定诱发乙肝病毒YMDD变异的干预作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8,(12) .
[5] 刘定燮,骆抗先. 乙型及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的新设想[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2000,(02) .
[6] 刘建中. 乙肝病毒血清复制指标相互关系研究[J]湖北预防医学杂志, 2002,(01) .
[7] 胡洁. Th1/Th2免疫应答与疾病[J]福建医药杂志, 2000,(03) .
[8] 黄争荣. 中药复方对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3,(01) .
[9] 赵庆华,李艳. 从脾论治乙型病毒性肝炎[J]光明中医, 2007,(04) .
[10] 刘林华,陈新月. 阿德福韦酯抗乙肝病毒治疗进展[J]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 2005,(05) .
[11] 孙剑. 慢性乙型肝炎核苷类似物治疗过程中耐药性的产生及防治[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1998,(10) .
[12] 卢敏. 亚太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新进展[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2000,(02) .
[13] 黄茵. 慢性HBV感染的免疫耐受形成机制[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2001,(02) .
[14] 张绪清,李梦东. 苦味叶下珠的治疗作用[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1992,(03) .
[15] 方雷,任丽娟. 叶下珠属植物化学和药理研究概况[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1992,(06) .
[16] 周娟,李连闯,毕明刚,季宇彬. 慢性乙肝的细胞免疫病理和中药与植物药治疗[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2006,(05) .
[17] 任进余,李彩东. 苦味叶下珠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95,(02) .
[18] 唐霓. 乙型肝炎病毒免疫病理及免疫治疗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2000,(03) .
[19] 张建军,施文娟,王慧芬. 特异性主动免疫疗法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J]传染病信息, 2002,(03) .
[20] 任豪. 四逆散合五苓散加减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20例[J]湖北中医杂志, 1992,(05)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苏昌田,刘毅. 抗病毒治疗失败的慢性乙型肝炎管理与辨治思维[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三届内科肝胆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 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