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孙晓梅. 虚拟单元动态协调策略与调度问题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 2014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 条
[1] 曹春平. 基于多Agent的可集成制造执行系统(I-MES)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3 .
[2] 刘静. 协同进化算法及其应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4 .
[3] 任守纲. 基于构件的制造执行系统产品线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5 .
[4] 许虹. 可重构机床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 2003 .
[5] 齐继阳. 可重构制造系统若干使能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6 .
[6] 李亚白. 面向服务的协同制造执行系统集成与重构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7 .
[7] 石胜友. 制造网格资源管理与配置关键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 2007 .
[8] 曾威. 卫星舱布局的双系统协同进化算法与CAD系统关键技术[D]大连理工大学, 2007 .
[9] 郭圆平. 动态种群规模的协同进化算法模型、理论与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8 .
[10] 程念胜. 制造网格环境下企业集成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9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9 条
[1] 李建岐,雷煜卿,侯宝素. RuBee技术简介及其在电力物联网中的应用[J]电网技术, 2010,(08) .
[2] 周水银,陈荣秋. 单机加权成套订单数遗传算法研究[J]系统工程, 2005,(05) .
[3] 商秀芹,卢建刚,孙优贤,练海滨. 一种基于偏好的多目标遗传算法在动态模型参数辨识中的应用[J]化工学报, 2008,(07) .
[4] 余建军,孙树栋,王军强,吴秀丽. 基于免疫算法的柔性制造单元动态调度研究[J]航空学报, 2007,(02) .
[5] 普运伟,朱明,金炜东,胡来招. 核聚类算法最佳聚类数的自适应确定方法[J]计算机工程, 2007,(04) .
[6] 王志亮,张友良,汪惠芬. 敏捷制造模式下制造单元重构技术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4,(07) .
[7] 颜波,黄必清,郑力,肖田元. 网格研究现状及其在制造业中的应用[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4,(09) .
[8] 梁福军,宁汝新. 可重构制造系统中基于相似性理论的虚拟制造单元生成方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4,(11) .
[9] 吴秀丽,孙树栋,余建军,张红芳. 多目标柔性作业车间调度优化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6,(05) .
[10] 邓宏,陈笠,邓倩妮,王成焘. 基于制造网格的虚拟企业组织变更与制造资源调度问题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6,(08) .
[11] 冷晟,魏孝斌,王宁生,张文艺. 虚拟制造单元重构中资源选择问题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6,(11) .
[12] 徐云,肖田元,梁策. 网络化制造平台集成及制造网格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6,(11) .
[13] 张维存,郑丕谔,吴晓丹. 蚁群遗传算法求解能力约束的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7,(02) .
[14] 李淑霞,单鸿波. 基于敏捷制造单元的车间动态重构[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7,(03) .
[15] 王琦峰,刘飞,黄海龙. 面向服务的离散车间可重构制造执行系统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8,(04) .
[16] 白俊杰,龚毅光,王宁生,唐敦兵. 面向订单制造的可重构制造系统中虚拟制造单元构建技术[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9,(02) .
[17] 崔逊学,李淼,方廷健. 多目标协调进化算法研究[J]计算机学报, 2001,(09) .
[18] 潘林,赵会群,孙晶. 基于网格技术的物联网Savant中间件的实现技术[J]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7,(06) .
[19] 梁福军,宁汝新. 可重构制造系统理论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 2003,(06) .
[20] 刘飞,雷琦,宋豫川. 网络化制造的内涵及研究发展趋势[J]机械工程学报, 2003,(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