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戚建刚. 风险规制过程的合法性之证成——以公众和专家的风险知识运用为视角[A]. 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 2009 .
[2] 戚建刚. 我国应急性警察行政权制度之创新[A]. 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 2005 .
[3] 戚建刚. “天门城管打人致死事件”的症结分析[A]. 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 2008 .
[4] 戚建刚. 我国行政应急管理体制之修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为分析对象[A].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 2006 .
[5] 孟庆瑜,李娜. 重大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对机制研究[A].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 2008 .
[6] 刘程程,姜爱玲. 关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制度的再思考[A]. 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 2007 .
[7] 吴彦.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初探——由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引发的思考[A].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 2006 .
[8] 常纪文. 从松花江污染事件反思我国的环境法律和法学研究问题[A]. 饮用水安全暨突发公共危机应急处理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 2006 .
[9] 戚建刚,易君. 我国群体性事件中信息保障制度之创新[A]. 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 2010 .
[10] 孔凡娟. 从松花江水污染的处理看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A]. 努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领导能力研讨会暨2006年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论文集[C], 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