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王海云,高太忠,李秀荣,黄群贤,冯谦诚,李文体,李兵. 河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水资源状况分析[A].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 2006
.
[2] 高太忠,李秀荣,黄群贤,高京,王海云,王凤翔,李兵. 河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A].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 2006
.
[3] 武周虎.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南四湖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及对策[A]. 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 2005
.
[4] 潘晓斌,段善壁. 南水北调十堰水资源现状与允许纳污量分析[A]. 湖北省水利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3
.
[5] 张全发. 汉江流域生态系统管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A]. 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4
.
[6] 舒冬妮.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农业生态建设工程[A]. 山东省科协重点学术研讨活动成果——山东生态省建设与发展论文汇编[C], 2004
.
[7] 武周虎.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南四湖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及对策[A]. 山东环境科学学会2005年度优秀论文集[C], 2005
.
[8] 李伯衡. 西线南水北调虚拟环境研究与环境效益评估的方法论[A]. 第十三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 2001
.
[9] 张玉华,刘东生,徐哲,万小春,王青立,方放. 南水北调东线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综合防治对策[A]. 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分册[C], 200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