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王树义,汪再祥. 中国环境法学三十年(1978—2008)[A]. 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 2008
.
[2] 文秋良,何纯,尼玛旺久. 建立西藏草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若干问题思考——关于日喀则地区草原生态专题调研报告[A]. 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与探索:全国财政支农优秀论文选(2008)[C], 2009
.
[3] 陈海嵩. 国际环境立法中的风险预防原则[A]. 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 2008
.
[4] 吴国成,于海良,马喜斌,耿金山,李淑艳,张久德. 关于在河北省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设想[A]. 河北省畜牧兽医科技创新论坛论文集[C], 2007
.
[5] 史祥龄. 试论我国生态环境法治建设[A]. 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 2005
.
[6] 张国徽. 试论我国生态环境法治建设[A]. 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 2005
.
[7] 边归国. 福建省主要城市环境噪声的来源及防治对策[A]. 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 2005
.
[8] 任莹斐. 我国环境法治建设的现状及完善措施[A]. 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 2009
.
[9] 沈百鑫. 水法中的水相关概念辨析——水、水资源、水环境、水体[A]. 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 2011
.
[10] 娄海东. 环境法律的捍卫——从“环境”概念切入[A]. 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 200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