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侯惺,吕文海. 近十年杜仲药理研究述要[A].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8 .
[2] 丁嘉信,李慧芬,崔伟亮,李荣荣. 杜仲的化学成分、药理及炮制研究进展[A].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1 .
[3] 向丽,张贵君,王晶娟. 杜仲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A]. 第四届中国中药商品学术大会暨中药鉴定学科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 2015 .
[4] 郝志友,陈辉,冯卫生,郑晓珂,王小兰,王彦志,孙彦君. 杜仲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A]. 2013全国中药与天然药物高峰论坛暨第十三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3 .
[5] 张蓉,刘振国,李晨,张峰,刘莉,梅其炳. 杜仲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及其机理[A]. 药学发展前沿论坛及药理学博士论坛论文集[C], 2008 .
[6] 刘月凤,袁慧,陈建文. 杜仲及其利用的研究进展[A]. 2003全国家畜内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 2003, (总第148期) .
[7] 唐金山,高昊,戴毅,王传喜,小林久芳,叶文才,姚新生. 中药毛杜仲藤中缩合鞣质类成分研究[A]. 第七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8 .
[8] 王丽楠,杨美华. 传统发汗方法对杜仲降压作用的影响[A]. 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 2010 .
[9] 凌湘力. 杜仲壮骨丸治疗风湿痹病临床研究[A]. 中医药学术发展大会论文集[C], 2005 .
[10] 吕圭源,陈素红,王辉,温慧萍,汤小华,余晟,张益勋,张伟. 杜仲等甘温归肝肾经中药对肾阳虚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血生化的影响[A].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微循环2009学术大会会议指南及论文摘要[C], 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