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熊高明,陈伟烈,谢宗强. 三峡特有植物疏花水柏枝的现状与保护[A].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四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 2000 .
[2] 李鸣光,缪汝槐. 植物标本数据库与生物多样性研究[A].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第三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 1998 .
[3] 王瑞江. 广东和海南地区的中国种子特有属植物[A].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第三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 1998 .
[4] 范树国,张再君,刘林,刘鸿先,梁承邺. 中国野生稻的种类、地理分布及其生物学特征[A].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第三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 1998 .
[5] 谢宗强,陈伟烈,粱松筠. 三峡库区的库区特有植物及其保护[A]. 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首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 1994 .
[6] 王戌梅,侯晓琪,张雨曲,杨帆,冯世芳,任毅. 大黄属掌叶组植物的形态变异与遗传变异研究[A]. 2011年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暨第十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1 .
[7] 田振华. 蓼科药用植物在苗族医药中的应用[A]. 2003全国苗医药学术研讨会特辑[C], 2003 .
[8] 陈芳清,谢宗强. 疏花水柏枝对水淹胁迫的生理生化适应性响应[A]. 湖北省植物生理学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7 .
[9] 徐艳芳,王克林,陈洪松,岳跃民,童晓伟. 不同地质地貌背景下黔桂喀斯特区植被NDVI时空变化特征[A]. “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暨2015年石漠化防治专业委员会年会获奖论文集[C], 2015 .
[10] 陈芳清,谢宗强. 濒危植物疏花水柏枝种群生态保护研究进展[A].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Ⅵ—第六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 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