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马长明,刘广营,王广海,张立民,杨飞,王欣. 燕山山地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特征[A]. 2010中国科协年会第五分会场全球气候变化与碳汇林业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 2010
.
[2] 尤文忠,张慧东,邢兆凯,郭锦山,颜廷武,赵刚,魏文俊. 东北地区不同气候带落叶松林土壤呼吸比较研究[A]. 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0 林业与气候变化论文集[C], 2009
.
[3] 孙家宝,张海林,胡海清. 火干扰强度对大兴安岭落叶松林群落结构的影响[A]. 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7 新形势下的森林防火问题探讨论文集[C], 2009
.
[4] 海龙,王树森,周梅,魏江生,赵鹏武,苏日娜,宋彩玲. 不同采伐方式对寒温带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研究[A]. 海峡两岸环境与资源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 2007
.
[5] 王玉华,刘涧樱,曹化荣,唐春生,高景文. 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的起源及生物特性[A]. 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 2003
.
[6] 张秋良,萨如拉. 额济纳天然胡杨林分布区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对更新的影响[A]. 中国治沙暨沙产业研究——庆贺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成立10周年(1993-2003)学术论文集[C], 2003
.
[7] 高润宏,张秋良,邢小军,包小益,苏娅拉. 珍稀物种遗鸥保护的关键生态要求研究[A]. 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 2006
.
[8] 张山清,普宗朝. 气候变化对新疆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影响[A]. 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 2010
.
[9] 云文丽. 近50年气候变化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影响[A]. 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生态气象业务建设与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分会场论文集[C], 2007
.
[10] 杨飞,赵国华,郭延朋,刘广营,王欣. 人工抚育措施对华北落叶松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A]. 2010中国科协年会第五分会场全球气候变化与碳汇林业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 20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