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康晓珊,潘伯荣. 沙拐枣属(Calligonum L.)植物代表种繁殖生物学特性初探[A]. 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C], 2008 .
[2] 严成,魏岩,尹林克. 沙拐枣属(Calligonum)植物的系统演化[A]. 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 2003 .
[3] 潘伯荣,沈观冕. 新疆沙拐枣属的特有成分与新记录种[A]. 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 2003 .
[4] 潘伯荣,冯缨,沈观冕. 沙拐枣属(Calligonum L.)植物的多样性特点[A]. 第二届中国甘草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新疆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 2004 .
[5] 李杨,满振鸿,张霞,王绍明. 沙拐枣的种子引发技术及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A]. 第二届中国甘草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新疆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 2004 .
[6] 徐刚,尹林克,段士民,谭勇. 基于沙拐枣属(Calligonum L.)植物群落特征对异地重建模式的探讨[A]. 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C], 2008 .
[7] 潘伯荣,葛学军. 我国沙冬青属植物保护生物学研究和保护实践的回顾与展望[A].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Ⅵ—第六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 2004 .
[8] 齐月,陈建平,潘伯荣. 沙拐枣种质资源圃信息管理系统的初步建立[A]. 中国植物园(第十三期)[C], 2010 .
[9] 叶其刚. 植物迁地保护及遗传资源富集中的遗传学和生态学风险[A]. 中国植物园(第十三期)[C],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