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支崇远,丁蕾. 贵阳南明河底栖硅藻与金属离子关系的研究[A]. 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七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 2007 .
[2] 叶欣梁,温家洪. 基于多情景的九寨沟荷叶寨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研究[A]. 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 2011 .
[3] 倪婉敏. 硅藻对不同形态氮的吸收及其碳代谢响应研究[A]. 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十二章)[C], 2014 .
[4] 刘红叶,顾延生,伦子健,秦养民. 冰后期大九湖泥炭地植硅体记录及其气候意义[A]. 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会第九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 2015 .
[5] 刘朋雨,张连凯,覃小群,黄奇波. 广西大新铅锌矿重金属污染现状和生物修复潜力[A]. 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8 .
[6] 李建勇,付艳蕾,黄婧,鲍娟,龚继明. 氮对重金属及多种逆境抗性的分子基础研究[A]. 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 2009 .
[7] 尹太举,张昌民,罗喻洁,程钊,尹艳树. 虚拟地质露头:一种全新的地质知识获取及应用技术[A].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 2013 .
[8] 梁宁,刘晓辉,佟立今,侯丽君. 棕囊藻对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研究[A]. 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 2009 .
[9] 付梅,刘云,宋秀贤,俞志明. 一种典型赤潮硅藻对磷化氢的响应机制[A].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2 .
[10] 梁君荣,高亚辉,李彩霞,罗春墡,林群,陈长平,杜超. 海洋硅藻对铁限制的响应机制[A].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水环境分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海洋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 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