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奇勇,杨晴,李雁鸣. 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品种植株氮素积累和运转特点[A]. 作物逆境生理研究进展——中国作物生理第十次学术研讨会文集[C], 2007 .
[2] 梁文举,姜勇,闻大中. 土壤生物空间异质性及其在土壤生态学研究中的意义[A].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综述篇)[C], 2004 .
[3] 东野光亮. 土壤地质科学的回顾与展望[A].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综述篇)[C], 2004 .
[4] 施卫明. 植物高效吸收利用土壤养分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分子植物营养学研究进展[A].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综述篇)[C], 2004 .
[5] 胡锋,刘满强,李辉信. 土壤动物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及研究展望[A].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综述篇)[C], 2004 .
[6] 李生秀. 我国土壤-植物营养研究的进展[A].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综述篇)[C], 2004 .
[7] 周礼恺,陈冠雄,陈利军,武志杰. 土壤酶学研究的新近进展[A].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综述篇)[C], 2004 .
[8] 吴殿星,张琳琳,王雪艳,杨朝柱,张磊. 叶色标记技术与功能稻米[A]. 2004年全国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专集[C], 2004 .
[9] 陈爱国,王树声. 烟叶成熟衰老的机理和成熟度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进展[A]. 2004年全国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专集[C], 2004 .
[10] 朱新开,易媛,董召娣,郭文善,李春燕,封超年,彭永欣. 蛋白质含量不同小麦品种氮素吸收利用差异研究[A]. 第十五次中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