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桂茹,谷俊涛,栗雨勤. 干旱胁迫对不同抗旱类型小麦品种光合特性的影响[A]. 21世纪作物科技与生产发展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2002 .
[2] 闻玉,赵翔,张骁. 外源一氧化氮增强小麦抗旱性机制初探[A]. 2007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 2007 .
[3] 刘君,任磊,任崴. 三种小麦品种渗透调节系统对盐胁迫的反应[A]. 2006年中国植物逆境生理生态与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 2006 .
[4] 杨淑慎,山仑,郭蔼光,吕东. 干旱胁迫下小麦的水分平衡能力与抗旱性[A]. 2006年中国植物逆境生理生态与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 2006 .
[5] 王玮,马千全,邹琦,李永华. 外源甜菜碱提高小麦抗旱性的研究[A]. 2004中国植物生理生态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 2004 .
[6] 孙存华,李扬. 水分胁迫对小麦幼苗根系生长和生理状态的影响[A]. 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 2003 .
[7] 高桂芹,董玉武,王冠. 冀东冬小麦生育期干旱特征分析及对策探讨[A]. 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2 提升气象科技水平,保障农业减灾增效论文集[C], 2017 .
[8] 成兆金,张朝昌. 气象行业标准《小麦干旱灾害等级》在莒县实际生产中的订正应用[A].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5 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控[C], 2014 .
[9] 李晴,李春强,卢建立,甄文超. 河北省两熟产区冬小麦气象干旱风险及减灾技术分析[A].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 2009 .
[10] 王旭清,王法宏,刘佳,冯波. 小麦垄作栽培的水资源与氮肥高效利用研究[A]. 全国农业面源污染与综合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