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曹永刚,赵立荣. 光电编码器硬件细分方法[A]. 第九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 2011 .
[2] 龙科慧. 一种航天级绝对式光电编码器模拟电路的设计[A]. 2011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 2011 .
[3] 龙科慧,祝成军,梁立辉,杜颖财. 光电编码器精码信号幅值自适应方法的研究[A]. 2009全国虚拟仪器大会论文集(一)[C], 2009 .
[4] 刘杨,吕恒毅,陈兴林,宋申民. 光电编码器莫尔条纹正交偏差的自适应补偿方法[A]. 第九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册)[C], 2010 .
[5] 刘长岭,张泽宇,杨宁. 光电编码器校正控制研究[A]. 第九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 2011 .
[6] 邓方,陈杰. 基于数据特征及模糊逻辑的光电编码器故障诊断[A]. 2011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分册)[C], 2011 .
[7] 龙科慧,万秋华,李葆勇,熊文卓. 一种绝对式光电编码器粗码信号数字化拾取方法[A]. 2007'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二)[C], 2007 .
[8] 王显军,赵志巍. 八象限绝对编码在光电编码器中的应用[A]. 2009年先进光学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 2009 .
[9] 熊文卓,楚广生,王恒坤,严龙军. 适合空间环境的金属码盘光电绝对式编码器的研究[A].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会议手册及文集[C], 2009 .
[10] 李俊杰,王文中,朱建平. 新型编码器构想[A]. 第二届长三角地区传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