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何满潮,晏玉书,王同良,郑雨天,冯豫. 软岩的概念及其分类[A]. 世纪之交软岩工程技术现状与展望[C], 1999 .
[2] 原继伟,杨建华,郭文兵. 软岩巷道锚网支护条件下围岩松动圈范围的测定[A]. 矿山建设工程新进展——2007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C], 2007 .
[3] 徐华生,段贤明. 软岩巷道的支护对策[A]. 矿山建设工程新进展——2006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上册)[C], 2006 .
[4] 范明建. 浅谈煤矿软岩巷道支护技术[A]. 采矿工程学新论——北京开采所研究生论文集[C], 2005 .
[5] 江昌民,孙焕磊,董山. 基于FLAC数值模拟的孙村矿深部软岩巷道支护研究[A]. 2010'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 2010 .
[6] 张明建,郜进海,魏世义,陈新明,陈武装. 倾斜岩层平巷围岩破坏特征的相似模拟试验研究[A]. 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 2010, (总第234期) .
[7] 陈士海,魏海霞,吕国仁,张安康. 深部群巷道交叉段跨采超前加固支护技术[A]. 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 2010 .
[8] 周茂普. “锚杆—锚索联合支护”在软岩巷道支护中的应用[A]. 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9 .
[9] 刘成禹,赵喜斌,张继奎. 管式锚杆提高破碎围岩支护效果的理论与实践[A]. 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9 .
[10] 张华,安骏勇,宋宏伟. 软岩巷道破坏机理分析[A]. 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 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