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刘为勇. 论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性格与刑罚适用[A]. 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 2009
.
[2] 何为民. 论犯罪心理矫治的概念及其操作体系[A]. 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 1997
.
[3] 邝健兰.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的思考及对策[A]. 湖南省犯罪学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 2008
.
[4] 唐志科,潘菲. 对社区矫正中未成年犯的心理矫治工作探析——以上海市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为例[A]. 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 2009
.
[5] 秦海莲. 罪犯心理矫治体系的建立与运行研究[A]. 山西省行为科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选集(1999-2003年度)[C], 2003
.
[6] 吕容亮,周丽. 未成年人刑事诉讼心理疏导的能动介入——以法官、未成年被告人的心理分析为视角[A]. 尊重司法规律与刑事法律适用研究(下)——全国法院第27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 2016
.
[7] 刘吉芝,周梦玲,刘理. 构建学习型家庭环境,促进“双合格”家庭教育——基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家庭环境比较研究[A]. 湖北省儿童全面发展研究会第三届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 2006
.
[8] 刘贵萍. 论罪犯心理矫治中的心理咨询方法[A]. 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 2005
.
[9] 时福茂.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状及预防对策[A]. 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 2003
.
[10] 雷五明. 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A]. 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 200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