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杨维,冯超,郑旭光,孔德志,石晓伟,崔洋,张兰桐,王巧. 液质联用同时测定北沙参中15种主要化学成分(英文)[A]. 药用植物化学与中药有效成分分析研讨会论文集(上)[C], 2008 .
[2] 张小倩,李玉青,郭怀忠.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南沙参多糖的单糖组成[A]. 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2分会:分离分析及微、纳流控新方法[C], 2014 .
[3] 王欢,许奕,原忠. 北沙参中异木酯素类成分[A]. 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0 .
[4] 冯子晋,张建鹏,刘小宇,卢小玲,焦炳华. 北沙参的质量标准研究[A]. 全国第九届海洋生物技术与创新药物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 2014 .
[5] 丁京生. 费开扬临床经验鳞爪[A].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学术论文汇编[C], 1997 .
[6] 刘波,刘咏梅,王金凤,冯永堂,苗乃法. 采用两种方法加工的北沙参粗多糖的提取及对阴虚型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比较[A]. 中华中医药学会四大怀药与地道药材研究论坛暨中药炮制分会第二届第五次学术会与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 2007 .
[7] 胡慧华. 豨莶草入药品种考证及文献研究[A].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六届中药炮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6 .
[8] 刘冬,高久堂,孙佳明,张辉. 近五年鹿类中药材药理作用研究进展[A]. “十二五” 鹿科学研究进展[C], 2016 .
[9] 吴菲菲,金礼吉,李晓宇,李化强,徐永平. 鹿茸中天然活性成分的药理学功能的研究进展[A]. 2011中国鹿业进展[C], 2011 .
[10]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审定和畜禽遗传资源鉴定办法[A]. 第三届中国水禽发展大会会刊[C], 2009, (总第2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