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郑承剑,秦路平. 黄荆子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及其抗真菌活性[A].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中药鉴定学术会议论文集——祝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分会成立二十周年[C], 2008
.
[2] 黄琼,林翠梧,陈海燕,黄克建,潘智文. 牡荆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A]. 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 2006
.
[3] 黄敬耀,徐彭,朱家谷,楼兰英. 牡荆子药理实验研究[A]. 全国第5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2
.
[4] 陈体强,吴锦忠. 中药材蔓荆子研究进展[A]. 第六届全国药用植物和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6
.
[5] 吴永忠,朱良辉,肖鸣,胡小平,曾宪仪,陈小红,胡世林. 蔓荆子道地药材品质评价研究——不同产地蔓荆子化学成分含量分析比较[A].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全国第四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0
.
[6] 刘京晶,田雪蕾,郭宝林,黄文华,何聪芬,高敏. HPLC法测定绿豆种子中两种黄酮碳苷的研究[A]. 第九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0
.
[7] 秦秀玲,程伟贤,黎胜红,古昆. 蔓荆子化学成分的研究[A]. 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5
.
[8] 盘捷,陈临溪,周玉生,李荣,王娟,肖俊辉. 活性氧介导紫花牡荆素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A]. 中国中药杂志2015/专集: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科技论文写作培训会议论文集[C], 2016
.
[9] 吴锦忠,陈体强. 福建产单叶蔓荆子化学成分检测分析初报[A]. 第六届全国药用植物和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6
.
[10] 李月婷,霍会霞,庞道然,孙晶,彭治添,赵云芳,李军. 牡荆子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A]. 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册), 20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