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宋福强. 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诱导紫穗槐产生类防御反应的研究[A]. 第三届中国森林保护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 2010 .
[2] 蔡邦平,黄耀坚,董怡然,张秀英. 厦门地区滨海植物丛枝菌根侵染的研究[A]. 中国植物园(第十三期)[C], 2010 .
[3] 黄京华,谭钜发,揭红科,曾任森.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黄花蒿生长及其药效成分的影响[A]. 第九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0 .
[4] 林先贵,王发园. 丛枝菌根真菌研究进展[A].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综述篇)[C], 2004 .
[5] 李远华,郑芳,倪德江,石玉涛. 茶树接种VA菌根的生理特性研究[A]. 第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摘要)[C], 2010 .
[6] 肖文娟,杨光,陈美兰,黄璐琦,郭兰萍. 菌根真菌在中药栽培病害防治研究中的应用[A]. 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 2010 .
[7] 方扬,张小平,王元元,Kristina Lindstrom. 丛枝菌根真菌的研究与应用[A]. 庆祝中国土壤学会成立60周年专刊[C], 2005 .
[8] 孔佩佩,杨树华,石晓,李秋香,刘聪,胡顺勤,葛红. 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对切花月季‘卡罗拉'营养生长的影响[A]. 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0)[C], 2010 .
[9] 贺忠群,贺超兴,张志斌,邹志荣. 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物耐盐性研究进展[A]. 中国园艺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2006 .
[10] 陈敏,商敏凤,李晓明. 人工培育中药材优良品种[A]. 1999中药研究论文集[C], 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