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铮,刘彩凤,程晓庆,钱宝云,史刚荣.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16种植物叶片的生态解剖学特征[A]. 第九届全国植物结构与生殖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 2010 .
[2] 邢全,石雷,刘保东,张大维,张金政. 蒙古荚蒾叶片解剖结构及其在城市景观和环境保护中的生态学意义[A]. 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 2003 .
[3] 韩蕾,孙振元,巨关升,钱永强,彭镇华. 空间环境诱导的草地早熟禾突变体叶片解剖结构变异观察[A]. 全国作物生物技术与诱变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 2005 .
[4] 陈香波,许小连. 四种胡枝子属植物抗逆性比较研究[A]. 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2[C], 2012 .
[5] 何英彬,陈佑启. 基于GIS的尺度推绎理论与方法研究——以黄土高原延河流域为例[A]. 2004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4, (总第148期) .
[6] 刘明秀,张新全,白史且,马啸. 应用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紫花苜蓿的生产性能[A]. 第三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C], 2010 .
[7] 敖学成,柳茜,陈艳. 西昌生态区紫花苜蓿引种适应性的灰色关联度分析[A]. 第三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C], 2010 .
[8] 杨曌,张新全,李向林,万里强. 应用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17个不同秋眠级苜蓿的生产性能[A]. 第三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C], 2010 .
[9] 王建伟,周娇,刘鑫海,骆有庆,李月华,宗世祥. 沙蒿木蠹蛾生物学及性信息素野外诱集效果[A]. 第三届中国森林保护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 2010 .
[10] 杨国庆,万方浩,刘万学. 泽兰二酮和羟基泽兰酮对旱稻幼苗根的形态和细胞结构的影响[A]. 生物入侵与生态安全——“第一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 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