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谢永红. 尺泽穴注治愈脑外伤致肘关节挛缩20年一例报告[A]. 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 2007 .
[2] 张怀亮,刘庆叶,李晓霞,潘钰蔚,陈正琴. 中医经络细胞生物场理论与皮肤科临床应用[A]. 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五次学术年会;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诊疗新进展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 2008 .
[3] 冯盛才. 经络的实质究竟是什么——机体纤维状蛋白等生物高分子物质分子内分子间的能量传递系统理论概要[A]. 中国针灸学会经络分会第十二届全国针灸经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2 .
[4] 周友龙,段艳利. 经络实质的研究综述[A]. 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 2011 .
[5] 何桥景,黄维媚. 针刺孔最治疗哮喘急性发作[A]. 2006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十四届全国针灸学术研讨会针药结合论坛[C], 2006 .
[6] 周立华. 经络实质研究的反思、解析与构想——靠理论、临床与实验研究相结合揭开经络实质奥秘[A]. 中国针灸学会第七届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 2006 .
[7] 刘波,刘岘,陈俊,龙玉,陈志光,尚晓静,莫伟钊,李晓凡. 针刺穴位和非穴位对脑部功能连接影响的MR研究[A]. 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与诊断学习班资料汇编[C], 2009 .
[8] 林凌,李刚. 经络实质研究的突破口[A]. 2008年医疗仪器学术年会暨理事会论文汇编[C], 2008 .
[9] 刘波,刘岘,陈俊,龙玉,陈志光,尚晓静,莫伟钊,李晓凡. 针刺穴位和非穴位对脑部功能连接影响的MR研究[A]. 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 2009 .
[10] 佘延芬,宋佳杉,齐丛会,朱江. 穴位体表温度研究进展评述[A]. 中国针灸学会第九届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