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师育杰,李秀琴. 大豆油提取紫草的工艺条件优选[A]. 第一届全国中药商品学术大会论文集[C], 2008 .
[2] 刘婕,张晓坤,曾锦章. 乙酰紫草素及其衍生物调节Nur77介导的凋亡途径[A]. 2008年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十一届肿瘤和第十二届免疫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8 .
[3] 臧新钰,冯卫生,郑晓珂,王彦志. 伏牛山区系六种中药化学成分研究进展[A]. 第九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大会报告及论文集[C], 2007 .
[4] 张海鹏,许英健,史晓凡,王彦吉,李心倩.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纯蓝墨水流动相条件的选择[A]. 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 2006 .
[5] 杨秀伟. 基于中药化学成分体内过程的中药有效成分和有效效应成分及有毒成分的发现策略[A]. 第六届全国药用植物和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6 .
[6] 苏来曼·哈力克,凯赛尔·阿不拉,敏德. 天山雪莲药材质量标准研究[A]. 第六届全国药用植物和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6 .
[7] 杨秀伟. 基于中药化学成分体内过程的中药有效成分和有效效应成分及有毒成分的发现策略[A]. 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 2006 .
[8] 李连达. 中药新药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微循环2008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 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