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邓启明,张秋芳. 我国生物入侵的现状、危害及安全管理问题[A]. 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分论坛论文集[C], 2004 .
[2] 杨逢建,袁晓颖,祖元刚. 飞机草入侵机理及控制研究[A]. 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 2003 .
[3] 王国宏,倪健. 植物性状变异及其敏感性与大尺度环境梯度的关系[A]. 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 2003 .
[4] 冯玉龙,王俊峰. 紫茎泽兰和飞机草生长和光合特性对光环境的适应及与入侵性的关系[A]. 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 2003 .
[5] 任桂芳,王建红. 生物入侵对园林的危害及防范对策[A]. 奥运环境建设城市绿化行动对策论文集[C], 2004 .
[6] 徐海根,丁晖,李明阳. 生物入侵:现状及其造成的经济损失[A]. 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4 .
[7] 朱首军,邓民兴,周米京. 志丹黄土丘陵区优良牧草引种试验研究[A]. 水土保持发展战略——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及水土保持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 2008 .
[8] 马丽娜,刘建,杜文琴,郑雪芳,陈璐. 生物入侵与环境安全[A]. 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 2005 .
[9] 罗应华,温远光. 中国外来种研究综述[A]. 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广西生态学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3 .
[10] 李跃忠,张庆费,徐颖,严巍,池杏珍. 从生物入侵现状谈构建上海绿化外来有害生物预警体系[A]. 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论文集[C], 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