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高东尧,马兰青,韩俊友,李彦舫. 高山红景天红景天甙生物合成代谢途径初探[A]. 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C], 2008
.
[2] 吴秀稳,安燕南,刘莉嘉,彭玉帅,杨鑫,王如峰. 红景天苷的合成研究进展[A].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化学分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3
.
[3] 黄荣清,肖炳坤,骆传环,常相娜,谢慧军,倪刚.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两种红景天挥发油化学成分[A]. 中国质谱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 2004
.
[4] 张宇红,陈生弟,叶民,汪锡金,王刚,杨红旗,马建芳. Akt蛋白磷酸化激活参与红景天甙对MPTP小鼠模型的脑保护机制[A]. 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 2006
.
[5] 张宇红,陈生弟,李江林,杨红旗,郑汭,周海燕,王刚,陆国强. 红景天甙促进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表达内源性GDNF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A]. 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 2006
.
[6] 李伟,黄勤妮. 西藏红景天组织培养及红景天甙相关代谢酶的研究[A]. 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 2003
.
[7] 熊智,张彬锋,谢智勇,胡国胜. HPLC测定不同产地大花红景天中红景天苷的含量[A]. 第十届中国化妆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4
.
[8] 邓明学. 广西柑橘黄龙病危害现状、损失评估及控制对策[A].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6
.
[9] 孟玉彩,赵文,刘一峰,冯丽娟. 红景天植物药理活性研究进展[A]. 2007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暨中国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产学研研讨会论文集[C], 2007
.
[10] 刘海军,邓文红,徐艳,刘春朝,刘玉军. 长鞭红景天愈伤组织诱导及悬浮培养生产红景天甙的初步研究[A]. 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 20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