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张进帅. 场所视角下的中国当代大学校园规划浅议——以南京大学为例[A]. 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园区规划)[C], 2013
.
[2] 方宇,吴晓. 南京中心区高校周边的“学生街”探察——以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老校区为例[A]. 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 2010
.
[3] 庞波. 构建创造性大学校园空间的思考[A]. 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3
.
[4] 方宇,吴晓. 南京历史性校园空间格局演变及动因分析[A]. 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 2009
.
[5] 葛岩,曹晖. 校园更新规划实践探索——以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为例[A]. 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 2011
.
[6] 张维妮,付军,李爽,李征. 于继承中创新——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区为例试谈老校园中心区景观环境改造设计[A]. 抓住2008年奥运会机遇进一步提升北京城市园林绿化水平论文集[C], 2005
.
[7] 丁明鲜,王星,温巧. 关于高等学校土地置换的思考[A]. 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 2007
.
[8] 范晓剑. 既存高校建筑的保护与再生设计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留学生楼改造为例[A]. 2013年既有建筑功能提升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13, (总第491期)
.
[9] 北京高校校园交通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课题组,梁永明. 高校校园交通管理现状及其对策研究[A]. 北京市高教学会保卫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重点课题选编[C], 2007
.
[10] 张连红. 角色、行为与民族主义:南京伪自治委员会与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关系初探[A]. 纪念七七事变爆发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