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周彩华,刘萍,周利君,李东升,王尧宇,史启祯. 新型的V-型配体构建的配位聚合物以及空间位阻对配体配位方式的影响[A]. 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三届大环化学暨第五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 2006
.
[2] 杨明莉,鲜学福.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的研究进展[A]. 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 2005
.
[3] 陈小明. 配位聚合物研究进展[A]. 化学学科发展报告(2010-2011)[C], 2011
.
[4] 叶俊伟,谢冬,林源,宁桂铃. 多维稀土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A]. 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晶体工程分会场论文集[C], 2008
.
[5] 左娅,赵斌. 一维吡啶二酸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结构[A]. 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无机与配位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 2008
.
[6] 程绍娟,赵强,薛建伟,李晋平,董晋湘. 金属有机骨架配合物MOF-5的合成及其储氢研究[A]. 第七届全国氢能学术会议专辑[C], 2006, (总第165期)
.
[7] 周素红,邹涛. 压汞法和气体吸附法测定固体材料孔径分布和孔隙度—3:气体吸附法分析微孔(ISO 15901-3 2007)评述[A]. 2007年全国粉体工业技术大会论文集[C], 2007
.
[8] 聂超,王丹,姚建曦,徐文国. 一种铜(Ⅱ)配位聚合物的水热合成和表征[A]. 2006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6
.
[9] 霍峰蔚. 多孔配位聚合物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合成[A]. 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3分会:纳米材料合成与组装[C], 2014
.
[10] 陈爱香,刘罡,王吉德,陈华梅,岳凡. 新型配位聚合物[Sr_2(tpa)_4(phen)_2]_n的合成与结构表征[A]. 中国化学会2008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 20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