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张璐,李焕娟,许舒娅,唐雪阳,卢广英,赵丽敏,孙道涵,杨书娟,杨元,石任兵. 血府逐瘀汤的化学成分及现代应用研究进展[A].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化学分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 2014
.
[2] 杨光义,林励,杜士明,姜华军,雷震.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新进展[A]. 药用植物化学与中药有效成分分析研讨会论文集(上)[C], 2008
.
[3] 高静,刘培勋. 中药复方有效部位(群)研究之思考[A]. 中医药现代化与科技创新高层论坛暨第二届金陵名医论坛论文集[C], 2007
.
[4] 李孝栋,杨志琦,郑亚云,王红梅,李峰. 明确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提高中药制剂有效性的可行性途径的研究[A]. 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 2008
.
[5] 毕开顺,李玉娟,王瑞,车镇涛. 中药材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方法研究[A]. 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第二届理事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 2003
.
[6] 罗明生. 中药提取、分离纯化辅料的选用[A]. 第二届全国药用新辅料与中药制剂新技术应用研讨会会议论文汇编[C], 2005
.
[7] 果德安,张金兰,李烈,崔明,富戈,刘荣霞,王巧. 丹参等几种中药指纹图谱与代谢指纹图谱研究[A].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全国中药关键技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 2003
.
[8] 胡世林,付桂兰,冯学锋,唐晓军,何希荣. 不同产地和部位赤芍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A]. 2000中药研究论文集[C], 2001
.
[9] 梁国刚. 中药复方化学研究方法的探讨[A]. 1999中药研究论文集[C], 2000
.
[10] 张云岭,梅建勋,王永炎,张伯礼. 近10年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述评[A]. '97中医药博士论坛:中医药现代研究与未来发展[C], 199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