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吴根诚,李为民,王彦青. 针刺镇痛临床和基础研究再思考[A]. 全国针法灸法临床与科研学术研讨会暨脊柱病研究新进展论文汇编[C], 2005 .
[2] 许能贵. 针刺镇痛的基础研究[A]. 广东省针灸学会第九次学术交流会暨“针灸治疗痛症及特种针法”专题讲座论文汇编[C], 2004 .
[3] 黄维媚,何桥景,李万瑶. 国外针刺镇痛的研究[A]. 2006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十四届全国针灸学术研讨会针药结合论坛[C], 2006 .
[4] 李文迅,黄怡然. 三种针刺方法对慢性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A]. 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 2011 .
[5] 丁光宏,林俊,黄红,张迪. 穴区肥大细胞功能与急性佐剂性关节炎大鼠针剌镇痛效应的关系[A]. 第九届全国针刺麻醉针刺镇痛及针刺调整效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7 .
[6] 刘波,刘岘,龙玉,陈俊,陈志光,尚晓静,莫伟钊,李晓凡. 针灸后效应对脑功能连接影响的MR研究[A]. 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 2010 .
[7] 卢峻,马青,王薇钧,图娅,牛川森,郝红伟,李路明. 电针足三里穴对急性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下丘脑β-内啡肽与脑啡肽含量的影响[A]. 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 2011 .
[8] 卢峻,马青,王薇钧,图娅,牛川森,郝红伟,李路明. 电针足三里穴对急性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L-1β和TNF-α含量的影响[A]. 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 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