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邱玉洲,董金梅,岳潇静,刘建华,李青霞. 胶东地区地下水地表水联合优化调度初步探讨[A]. 山东水利科技论坛2006[C], 2006 .
[2] 郑三元. 安徽省淮北地区岩溶水资源评价方法研究——以淮北市岩溶水资源评价为例[A]. 中国水利学会2006学术年会暨2006年水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水文水资源新技术应用)[C], 2006 .
[3] 王华,赵忠新,陆永潮,刘君荣,蒋恕,严德天. 焉耆盆地博湖坳陷侏罗系层序格架及沉积学特征[A]. 中国西部复杂油气藏地质与勘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6 .
[4] 王智,董新光,董彗. 从三工河流域水资源利用过程分析地下水可开采量[A]. 人水和谐及新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国科协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5 .
[5] 谢轶,张峥,邵亮,柳富田. 基于GMS和ArcGIS的地下水库库容计算——以大庆西部地下水库为例[A]. 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 2008 .
[6] 杨英鸽,周在美. 人民胜利渠灌区井渠结合现状及评价[A]. 科技创新与现代水利——2007年水利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 2007 .
[7] 周万银,原永兴,王中涛. 渠井结合合理利用水资源[A]. 科技创新与现代水利——2007年水利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 2007 .
[8] 高焰,王志国,李群,李大秋. 济南市地下水补给区地表水资源调控研究[A]. 济南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战略研究[C], 2004 .
[9] 刘丰茂,钱传范,江树人,K.Hurle. 地下水、地表水、雨水中农药污染监测研究[A]. 第七届北京青年科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 2003 .
[10] 陆建林,李朝勇,尹太恒,段心建. 焉耆盆地地层测试资料处理技术及应用[A]. “九五”全国地质科技重要成果论文集[C], 2000 .